1999年, 第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9-07-20
  

  • 全选
    |
    综述与展望
  • 叶天旭, 高永灿, 陈恒芳, 潘惠芳
    工业催化. 1999, 7(4): 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FCC 过程中, 沉积在沸石催化剂上的金属镍和钒会导致催化剂严重失活, 加入金属钝化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经济有效的办法。本文综述了沸石催化剂上镍和钒的污染及其钝化机理,以及金属钝化剂的研究进展, 指出研制无毒、高效的钝镍剂、钝钒剂以及钝镍钝钒双功能钝化剂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 刘志豪;孙经武
    工业催化. 1999, 7(4): 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近期文献报导的能催化四氢呋喃开环聚合的各类催化体系, 并对不同催化体系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 催化剂研究与表征
  • 刘全生; 金恒芳;王国军;张晓娜

    工业催化. 1999, 7(4):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常压等温直流积分反应器, 研究了在BX 型中温变换催化剂上CO 变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模拟生产条件进行测试, 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优化参数估值, 获得本征动力学模型, 并经F 检验、相关指数检验及运用此数学模型进行某工厂变换炉催化剂用量的计算, 证明了实验数据及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 杨运信, 杨忠伟, 张丽斌, 王祯祺
    工业催化. 1999, 7(4):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叙述了一种新型乙烯氧乙酰化合成醋酸乙烯(VAC) 催化剂在单管装置中的运行情况。试验表明, 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同时研究了系统传热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长时间单管运行后对该催化剂进行剖析, 发现其物理化学性能及表面结构等均无明显变化, 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张长拴, 李文星, 刘志杰, 杨吉湍
    工业催化. 1999, 7(4):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改进了的溶胶2凝胶法新工艺在不同条件下制备出不同结构的纳米粒子A l2O3 催化剂。采用在纳米A l2O3 催化作用下苯酐与正辛醇反应生成n-DOP 增塑剂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纳米A l2O3 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由于制备条件对纳米A l2O3 前驱体组成结构的影响, 使制得的纳米A l2O3 催化性能各异。以C 型纳米G2A l2O3 的催化活性较高。B 型纳米C2H2A l2O3 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活性。反应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 而纳米A l2O3 催化活性在低温时也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高温时则不明显, 相反, 随反应时间增长, 催化活性急剧下降。
  • 张香平, 张永战, 万亚珍, 方文骥
    工业催化. 1999, 7(4): 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硫化态钴钼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钼的物理升华及化学升华流失的机理及动力学进
    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水蒸汽的存在会大大加快钼的化学升华流失。催化剂中钼含量及载气空速
    也会影响钼的流失速率。得出了钼升华流失的动力学方程。
  • 魏灵朝
    工业催化. 1999, 7(4):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验室和工厂试验证明, 采用常温水或40℃以下水替代沸水洗涤料浆生产B113 型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工艺是可行的。它减少了工厂生产设备, 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工厂效益的目的。
  • 戴坤泉, 罗绵保, 夏德林, 王文斌, 吴弘
    工业催化. 1999, 7(4):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镇海炼化炼油厂采用气体组合工艺, 以炼厂气为制氢原料对制氢装置进行改造, 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吴萍
    工业催化. 1999, 7(4):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A 11025Q 型氨合成催化剂的装填、升温还原及使用情况。装填该催化剂后, 在合成塔有缺陷的情况下仍创出了合成氨产量记录, 表明该催化剂性能优良、活性好、生产强度大,在双层并流合成塔的应用是成功的。
  • 陈永福, 朱志荣, 姚亚平, 袁梅卿, 徐菁

    工业催化. 1999, 7(4):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游离磷酸作为硅藻土磷酸盐固体酸催化剂, 用于催化丙烯齐聚和其他反应。采用了离子色谱( IC)、Hammet t pH 指示剂法和N aOH 溶液化学滴定法, 研究了催化剂中游离磷酸的数量和组成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游离磷酸由5% —35% 正磷酸(H3PO4)、1% —7% 焦磷酸(H4P2O7) 和< 1% 的多聚磷酸组成。它直接影响催化剂的酸强度分布。含有8% —15%H3PO4和2% —5%H4P2O7 的催化剂具有一定数量的中、高强度酸中心, 故其丙烯齐聚催化活性高。
  • 周广林1, 房德仁1, 程玉春1,杨玉兰2 
    工业催化. 1999, 7(4):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加压微型反应器和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X 射线荧光分析、X 射线衍射峰宽化法和其它分析方法对工业使用前后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M K101 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探讨了该催化剂的失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