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4-15
  

  • 全选
    |
    综述与展望
  • 邵欣昕, 冉真真, 季生福
    工业催化. 2022, 30(4): 1-7.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是一类层状阴离子材料,因其金属阳离子的灵活可调性和层间阴离子的易交换性,使得该材料具有酸碱可调特性,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介绍水滑石类材料的结构特性,通过焙烧再水合、插层、掺杂、拓扑变换等多种方式改变其结构和组成,调节酸碱类型与强度,提高协同催化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综述其在多相催化反应中作为酸碱位点的作用机理以及应用现状,展望水滑石酸碱协同催化反应的发展趋势。

  • 吕梅, 范天博
    工业催化. 2022, 30(4): 8-12.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生产方式主要是石油裂解,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寻找新的乙烯生产路线成为研究重点。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甲烷氧化偶联(OCM)制乙烯工艺路线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OCM路线是能够替代石油资源生产烯烃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效清洁利用天然气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反应过程以及催化剂类型,对不同类型催化剂的OCM性能进行对比,具体分析提高甲烷氧化偶联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有利于推进OCM催化剂的研究进程。

  • 云梁, 李国峰
    工业催化. 2022, 30(4): 13-17.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CO2的高效转化利用对缓解能源危机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CO2加氢制甲醇是减少碳排放、增加产品价值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从CO2 加氢产物,CO2 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机理、催化剂和工艺几个方面论述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研究现状,开发高活性的催化剂是CO2加氢制甲醇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技术手段。

  • 催化剂制备与研究
  • 潘喜强, 韦萌, 李玉洁, 陈雪莲, 李飞
    工业催化. 2022, 30(4): 18-24.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金红石TiO2纳米颗粒,再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不同TiO2含量的金红石型TiO2-SiO2纳米复合物载体,利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XRD、SEM、FT-IR、UV-vis DRS等对载体结构进行表征,考察TiO2-SiO2载体的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TiO2-SiO2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典型的SiO2凝胶孔结构,其中的TiO2晶型和晶粒尺寸与纯TiO2相同。高温焙烧后,与纯TiO2 发生严重烧结相比,TiO2-SiO2载体表现出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复合材料中的SiO2发生轻微烧结,比表面积和孔容基本不变,其中的TiO2仍保持高分散性,晶粒尺寸不变。TiO2-SiO2载体中未生成Ti-O-Si化学键,而且复合结构对金红石TiO2的能带结构影响较小,TiO2和SiO2只是纳米尺度上的混合,所以SiO2的空间结构是提高TiO2颗粒高温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 闫维维, 柳娜
    工业催化. 2022, 30(4): 25-31.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水热法合成具有不同Si/Al比的Al-KIT-6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钨基催化剂,并将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丁烯自歧化生产丙烯的反应过程中。采用XRD、BET、Py-IR、H2-TPR和NH3-TPD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系统的表征。结果表明,与10%W/KIT-6相比,采用Al掺杂KIT-6载体,可以引入酸性位点,使氧化钨物种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进一步提高反应的异构活性与歧化活性。10%W/10Al-KIT-6具有最高的歧化活性中心,丁烯转化率58.2%,丙烯收率14.4%。

  • 刘强, 孙维, 姜成春, 李锦卫, 董紫君
    工业催化. 2022, 30(4): 32-40.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中的硝基苯污染,设计制备一种Cu-Co改性MCM-41芬顿催化剂。在MCM-41上负载一定量的Cu和Co,通过XRD、SEM、TEM、EDX、XPS和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考察Cu和Co的比例、搅拌时间、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非均相芬顿反应性能的影响,考察pH值、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和硝基苯浓度等操作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和Co均匀分布在MCM-41分子筛孔道表面,比表面积高达1 306 m2·g-1。当Cu和Co的比例为1∶2,搅拌时间3 h,焙烧温度540 ℃时,催化剂活性最好。在H2O2浓度为0.1 mol·L-1,催化剂用量2 g·L-1的条件下,反应时间45 min时,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上20 mg·L-1的硝基苯降解率可达100%。

  • 王昊楠, 陶平, 闵秀博, 余忆玄, 邵秘华
    工业催化. 2022, 30(4): 41-47.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臭氧已成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亟待治理。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铜、锰金属盐和柠檬酸为原材料合成Cu-Mn臭氧分解催化剂。通过合成方法调节,优化催化剂臭氧分解能力,并在空速200 000 h-1、湿度80%条件下考察催化剂的臭氧分解性能。利用XRD、SEM、H2-TPR、O2-TPD、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发现,添加碳酸氢钾/钠制备的催化剂为Mn2O3和CuMn2O4两相混合氧化物,结晶度良好,在反应温度35 ℃时,反应时间35 h内臭氧分解效率高于95%,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比表面积高达199.7 m2·g-1,具有较好的O3表面吸附能力,其优良的氧化还原性能可以为O3分解提供更多参与反应的氧空位,使催化剂获得优良的O3分解性能。

  • 魏玲, 霍霄妮, 汪艳霞, 董春娟, 张铁明
    工业催化. 2022, 30(4): 48-55.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正丁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可作为燃料添加剂。以乙醇直接缩合制备正丁醇为探针反应,考察Cu、K改性对ZrO2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RD、FT-IR、H2-TPR、XPS、乙醇-TPSR和CO2-TPD对不同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rO2催化剂表面乙醇转化率和正丁醇选择性较低,引入Cu改性后,乙醇转化率和正丁醇选择性明显增加,进一步采用碱金属K改性后,乙醇转化率略有下降,而正丁醇选择性进一步提高。Cu的引入促进了乙醇脱氢性能,而K的引入增强了催化剂表面碱性强度,提高了催化剂碱量,促进了缩合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了正丁醇选择性。KCuZrO2催化剂在100 h反应过程中,乙醇转化率保持在约86%,正丁醇选择性约7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陈光辉
    工业催化. 2022, 30(4): 56-60.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多级结构钛酸铋(Bi4Ti3O12)纳米材料,该材料由纳米片堆叠成层状,再自组装成5 μm微米球状结构。表征该Bi4Ti3O12纳米结构的光电性能,并与纳米片空心球结构Bi4Ti3O12的光电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多级结构Bi4Ti3O12的光电性能较纳米片空心球结构Bi4Ti3O12提高了10倍。紫外-可见光吸收谱表明多级结构Bi4Ti3O12的禁带宽度小于纳米片空心球结构Bi4Ti3O12。多级结构Bi4Ti3O12材料中纳米片暴露的晶面是影响材料光电性能的重要因素。

  • 石油化工与催化
  • 唐兆吉, 杜艳泽, 姜艳, 王继锋
    工业催化. 2022, 30(4): 61-66.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氧化铝和改性Y分子筛为载体,硫代钼酸铵和硝酸镍为活性组分前驱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不同氧化镍含量的含硫前体加氢裂化催化剂。通过BET、XRD、NH3-TPD、HRTEM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镍含量的增加,含硫前体加氢裂化催化剂孔容及表面积变小,中强酸酸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氧化镍含量为质量分数6%时,含硫前体加氢裂化催化剂活性相片晶长度和片晶层数得到较好匹配,暴露出更多的边角棱位,产生较多的加氢活性位。评价结果表明,加氢裂化反应过程中,产物的选择性和收率均达到最佳值。

  • 吴建民, 张孔远, 李永浩, 黄仁强
    工业催化. 2022, 30(4): 67-71.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成型载体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oMo/Al2O3和NiMo/Al2O3催化剂,并进行不同比例级配,在100 mL固定床加氢评价装置上进行高芳烃油选择加氢评价。结果表明,随NiMo/CoMo比例的增加,高芳油加氢脱硫率逐渐增加,NiMo-CoMo级配比为3∶9时,脱硫率最大,加氢产品的芳烃损失最小。在NiMo/CoMo催化剂级配比3∶9、反应温度360 ℃、反应压力4.0 MPa、空速1.5 h-1条件下,加氢产品的硫含量小于0.2%,芳香分损失在5个百分点以内,未加氢的含硫和含氮化合物主要为空间位阻较大的化合物。

  • 雷帅, 傅送保, 王兴永, 陈和
    工业催化. 2022, 30(4): 72-76.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2.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配体的开发作为混合碳四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核心技术长期以来被国外公司所垄断。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新型双亚磷酸酯配体,并对该配体在氢甲酰化工业装置上进行了替代国外配体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国产配体完全满足工业装置的应用要求,并能够实现对国外配体的升级替代,其中混合碳四烯烃中1-丁烯和顺反2-丁烯的总转化率85.5%~86.3%,与国外配体相当,戊醛正异比为17.8,相比国外配体提升了10%;同时国产配体的稳定性优于国外配体,其消耗量相比于国外配体下降了2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