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ZSM-5分子筛酸性的方法研究进展(I)原位合成及后处理
张妮妮1, 邢爱华2,*, 罗明生1,*, 桑宇2, 袁德林2
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 102617
2.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 102209
通讯联系人:邢爱华,1970年生,女,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甲醇制烯烃催化剂与工艺开发;罗明生,1963年生,男,教授,主要从事清洁能源及环境保护工业催化研发。

作者简介:张妮妮,1992年生,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甲醇制烯烃催化剂与工艺开发。

摘要

主要对原位合成及后改性方法对ZSM-5分子筛酸性的调控进行归纳总结。原位合成法包括调控硅铝比、控制分子筛表面及体相铝分布,其中可通过改变模板剂类型、合成体系中有无钠离子以及改变硅源、铝源等方式控制铝分布来调控酸性;后处理法包括高温焙烧、水热处理、化学处理等脱铝方式和晶体外延生长、化学硅沉积、外表面毒化等控制外表面酸性来调控分子筛酸性。对分子筛酸性调控方法进行梳理,有利于深入理解不同反应对分子筛酸性的不同要求以及各改性方法对酸性的影响,为合理使用以上方法调控ZSM-5酸性达到最佳的催化性能提供借鉴。

关键词: 催化化学; ZSM-5分子筛; 原位合成; 后改性; 酸性
中图分类号:O643.36;TQ42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143(2017)10-0005-08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acidity adjustment method of ZSM-5 zeolite I.In-situ synthesis and post-treatment
Zhang Nini1, Xing Aihua2,*, Luo Mingsheng1,*, Sang Yu2, Yuan Delin2
1.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2617,China
2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r-and-Low-Carbon Energy,Beijing 102209,China
Abstract

The methods of acidity adjustment of ZSM-5 zeolite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in situ synthesis and post-treatment methods.In-situ synthesis methods included adjustment of Si/Al ratios and control of aluminum distribution on crystal surface and in bulk,which could be realized by changing template types,the synthesis system with or without sodium ions and the gel silicon,aluminum sources to control acidity.Post-treatment methods adjusted zeolite acidity by controlling outside surface acidity,including dealuminization methods(high temperature calcination,hydrothermal treatment,chemical treatment) and external surface modification(the crystal external surface epitaxial growth,chemical silicon deposition,external surface poisoning).The summary wa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various reaction requirements to zeolite material acid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each method on the acidity.It wa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catalytic performance with appropriate methods.

Keyword: catalytic chemistry; ZSM-5 zeolite; in-situ synthesis; post-treatment; acidity

酸性是ZSM-5分子筛催化众多反应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择形催化反应, 如烃类裂解、芳构化、脱烷基和烷基化反应以及醇类转化制烯烃均属酸催化反应。催化剂的酸性质(包括酸量、酸强度、酸类型以及酸分布)在不同的催化反应中, 对活性、产品选择性和催化剂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反应对ZSM-5分子筛的酸强度、酸密度和酸分布要求不同。对于C4裂解反应, 酸量越多, 丁烯裂解活性越高, 而酸强度越高, 反而不利于生成丙烯, 因为强酸中心更有利于副反应氢转移和芳构化反应的进行[1]; 对于甲醇转化制烃反应, 随着强酸位点酸密度下降, 首先受到抑制的是脱烷基反应, 其次是芳构化反应, 烷基化反应在强酸密度很低的情况下仍能进行, 且生成大量三甲苯; 甲苯芳构化和异构化反应对强酸位酸密度要求相近, 通过消除酸性位点来提高对位选择性的同时, 通常使芳烃收率下降, 不利于产物的生成。同时考虑到异构化反应基本在外表面进行, 为了尽可能减少对芳构化反应的影响, 选择性消除外表面酸性位点是抑制异构化反应的一个思路[2]

除了酸强度和酸密度对催化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外, 不同反应对酸分布也有不同要求。催化裂化采用ZSM-5的外表面酸中心作为裂解大分子油类的酸性中心, 断裂后的小分子进入Y分子筛进行催化裂解反应。对于甲醇甲苯甲基化制对二甲苯反应, 孔道择形性和对二甲苯比邻位和间位二甲苯具有更高的扩散系数, 使对二甲苯选择性较高。对二甲苯扩散到外表面后, 在外表面酸中心会迅速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 降低对二甲苯选择性[3]。因此, 减少外表面酸中心数量是提高对二甲苯选择性的有效方法。

原位控制ZSM-5分子筛酸性有效方法之一是通过控制分子筛合成初始凝胶中的硅源和铝源比例, 控制骨架硅铝比调控其酸性。通过优化有机模板剂类型, 实现对铝落位的控制, 从而控制其酸强度和分布。合成体系中的NaOH添加与否对铝原子的落位也有较大影响。此外, 在不引入其他元素的前提下, 水热处理、外延生长等后处理也可有效调控分子筛酸性。本文对上述原位合成和不引入其他元素的后处理方法进行概述。

1 根据反应类型改变分子筛硅铝比调控酸性

对不同的反应体系, 选择合适硅铝比的HZSM-5分子筛是决定其催化活性高低、产品选择性优劣和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对甲醇转化制烃反应(MTG、MTA、MTO/MTP), 不同反应体系的最优硅铝比不同, 而不同硅铝比的酸密度也不同[4]

低硅铝比分子筛具有较多酸性位, 催化活性高, 但焦炭生成速率较快, 易导致催化剂失活; 适当提高硅铝比, 可提高目标产品选择性, 抑制催化剂结焦, 降低失活速率, 提高催化剂稳定性; 进一步提高硅铝比, 活性中心数量大幅减少, 催化剂活性保持时间缩短[5]。这一规律适用于甲醇制丙烯反应、甲醇制汽油反应、甲醇制芳烃以及甲苯甲基化制对二甲苯等不同反应体系。

Wan Z等[6]合成了相同纳米晶体尺寸的系列ZSM-5分子筛, 在反应温度375 ℃, 压力1 MPa和甲醇空速2 h-1条件下, 考察了硅铝比对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高硅铝比, 分子筛活性和稳定性提高; 降低硅铝比, 促进芳构化反应(均四甲苯选择性提高, 积炭速率加快), C2~C4烯烃选择性降低, C1~C4烷烃选择性增加, 汽油产率降低, 催化剂失活速率加快。n(SiO2):n(Al2O3)< 107的ZSM-5分子筛反应5 h后, 甲醇转化率开始下降, 而n(SiO2):n(Al2O3)=217的ZSM-5分子筛反应25 h后, 甲醇转化率依然保持在100%, 具有较高的汽油产率和较低的焦炭形成速率, 证实其活性和稳定性好。通常微米级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汽油反应时, n(SiO2):n(Al2O3)的合适范围为(30~70)[7, 8]。在加压条件下(1 MPa), 优选的纳米级分子筛硅铝物质的量比(217)远高于微米级分子筛, 其优势在于既利用纳米尺度分子筛比表面积高、活性中心利用充分、扩散路径短有利于传质, 又克服了低硅铝比分子筛水热稳定性差和易于脱铝的缺点。

Lee K Y等[9]在反应温度500 ℃和甲醇空速4.25 h-1条件下,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分别考察了n(SiO2):n(Al2O3)=40和280的H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烃反应活性和产品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并对积炭物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硅铝比在决定其催化活性和寿命起关键作用。n(SiO2):n(Al2O3)=280的HZSM-5分子筛酸量低, 积炭物种主要是单环和双环芳烃, 对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大; n(SiO2):n(Al2O3)=40的HZSM-5分子筛酸量高, 积炭物种为具有3个或4个苯环的稠环芳烃, 反应24 h后催化剂迅速失活。据此推测, 低酸量分子筛的积炭物种尺寸小, 位于孔道内; 而高酸量分子筛的失活是由于空间位阻较大的积炭物种堵塞分子筛孔道所致。

2 ZSM-5分子筛表面、体相铝分布的调控

在相同硅铝比下, ZSM-5分子筛骨架铝落位和分布也影响分子筛酸性。由于每个晶胞中可接近的B酸位数目与分子筛骨架中四配位骨架铝成正比。ZSM-5分子筛骨架铝分布决定了分子筛酸性分布, 进而影响催化活性及催化剂寿命。

Hughes A E等[10]应用XPS技术对HZSM-5分子筛体相和表相铝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凝胶结晶法合成5 μ m的小晶体HZSM-5分子筛晶粒堆积体体相富铝, 表面富硅; Estimate P等[11]通过电子显微探针技术研究合成的ZSM-5分子筛[(60~200) μ m]晶粒的铝分布, 发现分子筛表面富铝; Ensicaen J G等[12]则发现合成的大晶粒ZSM-5分子筛的表面和体相硅铝比相似, 小晶粒表面富铝。由此可知, 由特定方法制备的ZSM-5分子筛的铝分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ZSM-5分子筛。

2.1 改变模板剂类型控制铝落位

Toshiyuki Yokoi等[13]通过改变模板剂(四丙基氢氧化铵、二丙基氨基、环己胺、六亚甲基二胺), 水热合成系列HZSM-5分子筛。27Al MAS NMR和27Al MQMAS NMR测试结果表明, 铝原子在骨架中的位置有明显差异, 骨架铝落位取决于所使用的有机阳离子和/或有机胺。

马通等[14]以正丁胺、四丙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或不加模板剂条件下制备了硅铝比相近的ZSM-5分子筛, 并将其用于正己烷裂解反应。结果表明, 硅铝物质的量比相似(24, 21, 19)的ZSM-5分子筛尽管总酸量相近, 但由于模板剂不同导致其酸强度和强弱酸的比例存在差异, 以正丁胺为模板剂合成的ZSM-5分子筛强酸含量较少, 无模板剂合成的ZSM-5分子筛强酸量较多, 且以正丁胺和四丙基溴化铵合成的ZSM-5分子筛表面富铝, 而无模板剂合成的ZSM-5分子筛铝分布较为均匀, 这与Sang S等[15]报道的结果一致。研究还发现, 不同模板剂制备的ZSM-5分子筛虽然具有相同的初始甲醇转化率, 但产物选择性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四丙基溴化铵和无模板剂合成的ZSM-5分子筛具有更多的强酸位, 故其合成的分子筛上甲烷和乙烷选择性明显高于以正丁胺为模板剂合成的分子筛。随着酸强度增加, BTX选择性也高于以正丁胺合成的分子筛。而且有模板剂合成的分子筛双烯选择性高于无模板剂合成的分子筛, 但无模板剂分子筛表现出更高的裂解稳定性, 稳定期约为有模板剂存在下合成的分子筛3倍, 这也是由于无模板剂具有更均匀分布的铝分布, 在总酸量相近的情况下, 拥有更多的内表面酸, 减少积炭生成造成的。

2.2 合成体系中有/无Na+可控制铝落位

Toshiyuki Yokoi等[13]以对苯二甲酸为模板剂, 在有/无Na+存在下合成了HZSM-5分子筛, 并用于正己烷和3-甲基戊烷裂解反应及其他直链烷烃裂解和芳烃转化反应, 通过过渡态择形性差异阐明酸分布对分子筛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有/无Na+环境下合成的HZSM-5分子筛骨架铝分布明显不同, 酸中心数目也不同, 但分子筛酸强度相近, 表明骨架铝落位没有对酸强度产生明显影响, 这与Katada N等[16]研究结论不一致, Katada N认为酸强度取决于骨架铝的落位, 而分子筛局部结构与B酸强度相关。

图1为有/无Na+存在时合成的HZSM-5分子筛骨架铝落位示意图。由图1可知, 无Na+存在时, 合成的HZSM-5分子筛上的骨架铝原子主要位于正弦孔道与直孔道交叉位置, 即酸位主要分布在交叉孔道; 而Na+存在时合成的分子筛骨架铝原子主要集中在正弦和直孔道, 即酸位主要分布在正弦和直孔道。

图 1 有、无Na+存在时合成的HZSM-5分子筛骨架铝落位示意图[13]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ifferent framework Al location in ZSM-5 zeolite with and without Na+[13]

Toshiyuki Yokoi等[13]研究还发现, 正己烷裂解反应中间过渡态分子尺寸较小, 不论合成过程中有/无Na+, HZSM-5分子筛在催化该反应时活性相似。而3-甲基戊烷裂解反应中间过渡态活性分子尺寸较大, 有/无Na+合成的HZSM-5分子筛活性明显不同, 无Na+合成的分子筛更有利于3-甲基戊烷裂解反应, 活性明显高于有Na+合成的分子筛。此外, 骨架铝分布也影响芳烃化合物的转化反应, 对于需要大空间反应的双分子甲苯转化反应, 无Na+存在下合成的HZSM-5分子筛活性高于有Na+合成的; 而对于只需小空间的单分子间二甲苯转化反应, 无Na+存在下合成的HZSM-5分子筛活性与有Na+合成的活性相近, 特别是二甲苯异构化反应, 由于没有任何的空间位阻限制, 不受酸位分布的影响。Toshiyuki Yokoi等还研究了骨架铝落位对HZSM-5分子筛寿命的影响, 表明铝原子主要位于交叉处的分子筛寿命更短。即位于交叉孔道的酸位更容易促进焦炭生成, 导致分子筛快速失活。

2.3 改变硅源、铝源控制铝分布

分子筛骨架铝的落位与合成条件密切相关, 可直接通过改变凝胶中硅源、铝源来调节骨架铝的落位。赵国良等[17]以四丙基溴化铵为模板剂, 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硝酸铝和硫酸铝为铝源合成系列ZSM-5分子筛, 并对Na-ZSM-5进行Co2+离子交换, 通过测量Co2+含量对其分子筛中孤立铝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ZSM-5分子筛中骨架铝不是随机分布, 以硝酸铝为铝源合成的ZSM-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孤立铝含量。Sazama P等[18]的研究则表明, 在1-丁烯裂解反应中, 孤立铝越多, 越有利于1-丁烯裂解, 而相对“ 聚集” 的铝越多, 越有利于低聚和氢转移反应, 生成芳烃化合物,

Liang T等[19]通过改变硅源(硅溶胶和正硅酸乙酯), 水热合成了两个系列H-ZSM-5分子筛。结果发现, 两个系列分子筛结构、形貌、总酸量和酸强度相似, 但Co(Ⅱ )紫外和铝核磁测试结果却显示两者在骨架铝落位或酸位分布上有很大差异。由硅溶胶得到的样品中, 分布在直孔道和正弦孔道的骨架铝相对较多; 而正硅酸乙酯制备的样品中, 分布在孔道交叉处的骨架铝相对较多。将上述两种硅源合成的分子筛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 发现反应路径及烃类产物选择性与骨架铝落位(酸分布)密切相关。在相同温度、气速以及甲醇转化率反应条件下, 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的分子筛上具有较高的乙烯和芳烃选择性; 以硅溶胶为硅源合成的分子筛上具有较高的丙烯及高级烯烃选择性。此外, 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的样品具有更高的氢转移指数、乙烯/(异丁烷+异戊烯)比。结果表明, 分布在HZSM-5分子筛直孔道、正弦孔道中的骨架铝(B酸位)更适合烯烃循环反应路径, 有利于丙烯等高级烯烃生成, 而分布在孔道交叉处的骨架铝(B酸位)有利于芳烃循环反应路径的进行, 促进乙烯和芳烃的生成。通过控制合成原料, 可控制分子筛的铝分布, 实现对酸分布的调控, 进而调控各种反应的催化性能和目的产物选择性。

3 后处理脱铝改变酸性

在不引入其他元素情况下, 对ZSM-5分子筛进行后处理, 如焙烧、水热处理和酸处理等, 可造成Si-O-Al断裂, 使得分子筛骨架铝脱除并形成非骨架铝, 从而改变分子筛酸性, 进而影响到分子筛的选择性和稳定性。Datka J等[20]研究发现, 当脱铝程度较轻时, 会增强分子筛活性; 脱铝程度过大时, 会降低分子筛活性。Yu Z等[21]通过27Al DQ-MAS NMR表征发现, 脱铝后的ZSM-5分子筛所有骨架外铝总是紧密靠近骨架铝, 且丙酮吸附13C CP/MAS NMR表征结果证明了脱铝分子筛的B酸和L酸具有协同作用, 可提高B酸位强度。这一特征也同样适用于脱铝Y型分子筛[22]

3.1 焙 烧

在ZSM-5分子筛合成以及各种改性过程中, 焙烧会造成分子筛脱铝, 影响分子筛酸性。石宇飞等[23]通过研究焙烧温度对无氨系列HZSM-5分子筛上环己烯水合制环己醇反应性能的影响发现, 随着焙烧温度升高, 弱酸中心的酸性和酸量变化不大, 强酸含量明显下降。这是由于焙烧温度越高, 分子筛的脱铝现象越明显, 脱除的骨架铝会沉积在分子筛孔道内, 致使分子筛酸量减少, 导致催化环己烯水合反应活性降低。

高秀枝等[24]对焙烧脱铝影响因素进行考察, 发现在空气中焙烧分子筛时焙烧温度不仅影响脱铝产生的非骨架铝量, 还影响非骨架铝的组成, 如产生非骨架四配位铝、五配位铝以及六配位铝; 纯Na型分子筛不易脱铝, 这是由于骨架桥羟基中的Al-O-Na键比Al-O-H键更难水解, Na+的存在能够稳定部分分子筛的结构; 焙烧时间对脱铝程度的影响与焙烧温度和Na+含量有关, 焙烧温度降低时, 脱铝程度不受焙烧时间的影响, 当焙烧温度较高时, 焙烧时间对脱铝有一定的影响, 且脱铝程度与Na+含量有关, 若Na+含量较低, 焙烧时间对脱铝程度的影响较大。

3.2 水热处理

水热处理也是ZSM-5分子筛脱铝方式的一种, 选择适宜的水热处理条件, 可提高ZSM-5分子筛稳定性, 并调变其酸性和孔结构。但苛刻的水热气氛可导致分子筛过度脱铝, 从而导致分子筛催化剂永久失活。

Mirth G等[25]研究表明, 在相对低的水热温度(450 ℃)下, 单个铝原子比邻近具有其他四配位铝的骨架铝原子更容易从骨架中脱除。

汪树军等[26]对水热处理后ZSM-5分子筛骨架铝迁移规律和表面酸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分子筛表面酸性变化和骨架铝迁脱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400 ℃时骨架铝迁脱量为600 ℃时的80%, 表面强酸中心递减速率比弱酸递减速率快, 提高硅铝比和在碱性水热气氛中处理可以减缓骨架铝的迁脱, 保留较多的酸性中心, 而在酸性气氛中则会加速骨架铝迁脱。随后考察了不同价态金属阳离子对ZSM-5分子筛骨架铝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价态金属阳离子的引入对分子筛骨架铝迁移具有阻抑作用, 虽然仍有迁脱现象, 致使总酸量减少, 但相比HZSM-5分子筛, MZSM-5分子筛保留了较多的骨架铝及酸中心[27]

Almutairi S M T等[28]对温和和苛刻条件下水热处理的HZSM-5分子筛进行研究, 并对单分子丙烷裂解和甲醇转化反应进行探讨。研究表明, 温和水热处理不会导致铝原子从骨架中脱除, 相反, 存在于初始分子筛中的部分非骨架铝原子会在缺陷位点插入骨架中, 增加B酸位和提高丙烷转化率。苛刻水热处理会导致骨架铝含量显著降低, 骨架外铝原子的聚集, B酸位浓度降低, 丙烷转化率降低。温和水热处理后的分子筛, 由于B酸位较多, 连串副反应速率较高, 反应涉及将甲醇、二甲醚的脱水产物转化为具有碳-碳键的产物和形成碳质沉积物, 致使催化剂失活较快。苛刻水热处理的分子筛由于B酸位浓度低, 焦炭生成速率降低, 从而使每个B酸位上转化的甲醇量增加。然而若苛刻水热处理过多降低B酸位密度, 也会导致二甲醚中间体转化成有用产物的转化率降低。

吉媛媛等[29]先将初始催化剂在700 ℃下水热处理4 h除去初活性, 再进行长期高温水热处理[(600 ℃, (14~300) h]。结果表明, 700 ℃下水热处理4 h的ZSM-5分子筛骨架铝含量从16.9%降至11.7%, 非骨架铝含量从0.4%增至5.5%。600 ℃下高温水热处理300 h后, 分子筛酸量几乎无变化, 骨架铝含量降低, 但骨架铝和非骨架铝含量之和基本不变, 且石脑油裂解活性几乎不受长期高温水热处理的影响。此外, 在分子筛制备时除磷和镧改性外再添加铝, 发现分子筛在经历高温水热处理后, 仍保持一定含量的骨架铝。

3.3 化学处理

化学脱铝主要通过氟硅酸铵或四氯化硅对ZSM-5分子筛化学处理来实现。氟硅酸铵处理是种温和的调变分子筛酸性的方法, 可以选择性地脱除分子筛外表面铝。由于氟硅酸铵改性具有一定的骨架补硅作用, 对脱铝后分子筛骨架的稳定非常有利。胡思等[30]在静态条件下, 采用不同浓度的氟硅酸铵溶液对纳米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处理, 并在常压、反应温度450 ℃和甲醇空速1 h-1的条件下, 研究了改性前后纳米ZSM-5的甲醇制丙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合适浓度的氟硅酸铵处理能够选择性地脱除ZSM-5分子筛的外表面铝, 从而使HZSM-5的酸密度降低, 甲醇制丙烯催化性能显著提高, 丙烯选择性提高到45.1%, 寿命增加了近两倍。

4 控制外表面酸性

HZSM-5分子筛的表面酸性不仅是反应活性中心, 同时也是积炭中心, 大量非选择性外部酸位的存在会改变产物选择性。高的反应物浓度和物质转移速率以及无空间限制的特点, 导致外表面酸位成为二次反应的重要场所。因此, 在沸石分子筛制备过程中, 往往需要对分子筛催化剂外表面和孔口进行改性, 从而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

4.1 晶体外表面外延生长

使用外延生长法在ZSM-5分子筛晶粒上生长silicalite-1壳层制得核壳ZSM-5/silicalite-1分子筛可以有效地对分子筛外表面酸位进行改性。文献[31]研究表明, 核壳分子筛外表面生长壳层后, 会大幅度降低外表面酸性, 增加壳层生长次数, 可致外表面酸性降为零。壳层分子筛起到调变分子筛外表面酸性和孔道大小的作用。但外延生长的核-壳结构需要一致, 否则会促进焦炭的累积, 增加分子扩散阻力。

Miyamoto M等[32]采用原位合成惰性薄层< 200 nm的单晶ZSM-5/silicalite-1分子筛, 并将其应用于甲苯甲基化反应。结果表明, 惰性薄层的存在提高了对二甲苯选择性, 抑制了对二甲苯在外表面酸中心发生异构反应, 生成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相比HZSM-5分子筛上甲苯转化率(42.7%), ZSM-5/silicalite-1分子筛有所下降, 但仍然很高(37.2%), 认为这是由于惰性壳层较薄, 促进产物扩散引起的。

Van Vu D等[33]以不同硅铝比的HZSM-5为晶种多次水热合成一系列聚晶ZSM-5/silicalite-1(尺寸< 3 μ m)分子筛, 研究发现第一次水热合成时, silicalite-1生长方向与基底ZSM-5晶体方向相同; 第二次水热合成后, 聚晶的沉积是自由取向。对分子筛催化甲苯甲基化反应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 不论ZSM-5/silicalite-1分子筛的硅铝比是多少, 对二甲苯选择性均显著增加, 认为对位选择性增加可能来源于惰性硅层增加扩散长度。Mirth G等[25]研究表明, 三种二甲苯异构体的扩散速率比为邻位:间位:对位=1000:1:10。

4.2 化学硅沉积

化学硅沉积是钝化ZSM-5分子筛外表面酸位的常用方法。化学硅沉积可分为化学气相沉积和化学液相沉积, 其中化学液相沉积应用较为广泛, 不仅可以改变分子筛内表面性质, 还可以有效的缩减分子筛的孔口尺寸, 从而提升ZSM-5分子筛的择形催化性能[34]

Li J等[35]对比了相同硅铝比的HZSM-5分子筛和用聚苯甲基硅氧烷沉积钝化分子筛外表面酸位得到的改性分子筛性能, 发现改性的分子筛外表面强酸密度、酸强度以及B酸位明显减少, 部分弱酸位得以保留, 而分子筛内部酸位不受钝化影响。将改性分子筛应用于甲醇制烃反应, 发现硅沉积钝化外表面的ZSM-5分子筛会导致甲醇转化率、氢转移和芳烃选择性下降, 烯烃选择性显著增加。

Zheng S等[36]采用多次浸渍法和化学沉积法对ZSM-5分子筛进行硅烷化改性, 发现小晶体3次钝化可完全覆盖外表面酸位。Losch Pit等[37]采用正硅酸乙酯多次对纳米ZSM-5分子筛进行液相硅沉积, 发现3次钝化后的分子筛孔口大大缩小, 导致焦炭沉积在孔道内不能扩散出, 造成分子筛快速失活, 分子筛稳定性降低。同时由于多次硅沉积外表面, 使得外表面酸性位被完全覆盖, 轻质烯烃选择性明显提高。

4.3 外表面毒化

为了抑制ZSM-5分子筛外表面酸位副反应的发生, 也可选择毒化外表面酸位。二甲基喹啉分子较大, 不能进入ZSM-5分子筛孔道, 可作为毒化分子筛外表面酸位物质。Li J等[35]在研究液相沉积的基础上, 还与二甲基喹啉毒化改性的ZSM-5分子筛性能作对比。结果表明, 毒化分子筛外表面仅中和外表面酸位, 对内部酸位和孔口大小不造成影响, 这与液相硅沉积造成的影响不同。在甲醇制烃反应中, 毒化外表面酸位的分子筛上烯烃选择性明显增加, 脂肪烃选择性较高, 芳烃选择性较低。此外, 毒化改性的分子筛上芳烃选择性比液相硅沉积改性分子筛的高, 而C2/C3+脂肪烃比液相硅沉积的低, 进一步证明毒化外表面分子筛没有造成孔开口变窄, 即分子筛择形性没有发生变化。

5 结 语

ZSM-5分子筛酸性是催化众多反应的基础, 可以通过原位合成及后处理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控。原位合成可以通过改变分子筛硅铝比以及骨架铝分布对分子筛酸性能进行调控, 其中, 可通过控制初始凝胶中的硅源和铝源的比例来控制骨架硅铝比, 通过改变模板剂、硅源、铝源类型以及Na的添加来调控分子筛骨架铝分布。后处理方法是通过脱铝和调控外表面酸性位来实现, 其中, 主要通过焙烧、水热处理及化学处理来脱铝, 通过晶体外延生长、化学硅沉积及毒化等手段钝化分子筛外表面酸性位。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Zhao S, Yang D, Zhang X. ZSM-5 with controllable acidity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a highly adjustable propene/ethene ratio in the 1-butene cracking[J].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6, 52(75): 11191-11194. [本文引用:1]
[2] 张金贵, 骞伟中, 汤效平. 甲醇芳构化中催化剂酸性对脱烷基、烷基化和异构化反应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6): 1281-1288 .
Zhang Jingui, Qian WeiZhong, Tang Xiaoping. Influence of catalyst acidity on dealkylation, isomerization and alkylation in MTA process[J].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13, 29(6): 1281-1288. [本文引用:1]
[3] 邹薇, 杨德琴, 朱志荣. 金属氧化物改性的HZSM-5上甲苯与甲醇的烷基化反应[J]. 催化学报, 2005, 26(6): 470-474.
Zou Wei, Yang Deqin, Zhu Zhirong. Methylation of Toluene with Methanolover metal oxide-modified HZSM-5 catalysts[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05, 26(6): 470-474. [本文引用:1]
[4] Losch P, Pinar A B, Willinger M G. H-ZSM-5 zeolite model crystals: structure-diffusion-activity relationship in methanol-to-olefins catalysis[J].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7, 345: 11-23. [本文引用:1]
[5] Liu P, Zhang Z D, Jia M J. ZSM-5 zeolites with different SiO2/Al2O3 catalytic cracking catalyst additives for residue cracking[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5, 36: 806-812. [本文引用:1]
[6] Wan Z, Wu W, Li G. Effect of SiO2/Al2O3 ratio on the performance of nanocrystal ZSM-5 zeolite catalysts in methanol to gasoline conversion[J].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016, 523: 312-320. [本文引用:1]
[7] Chang C D, Chu C T W, Socha R F. Methanol conversion to olefins over ZSM-5 Ⅰ.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zeolite SiO2/Al2O3[J]. Journal of Catalysis, 1984, 86: 289-296. [本文引用:1]
[8] Michels N, Mitchell S, Pérez-ramírez J. Effects of bind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shaped hierarchical MFI zeolites[J]. Acs Catalysis, 2014, (4): 2409-2417. [本文引用:1]
[9] Lee K Y, Kang M Y, Ihm S K. Deactivation by coke deposition on the HZSM-5 catalysts in the methanol-to-hydrocarbon conversion[J].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2012, 73: 1542-1545. [本文引用:1]
[10] Hughes A E, Wilshier K G, Sexton B A. Aluminum distribution in ZSM-5 as determin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J]. Journal of Catalysis, 1983, 80: 221-227. [本文引用:1]
[11] Estimate P, Estimate B G. Zoned aluminium distribution in synthetic zeolite ZSM-5[J]. Nature, 1981, 289: 782-7835. [本文引用:1]
[12] Ensicaen J G, Universit G Z, Gilson J. Concerning the aluminum distribution gradient in ZSM-5 zeolites[J]. Journal of Catalysis, 1981, 71: 447-448. [本文引用:1]
[13] Toshiyuki Yokoi, Mochizuki H, Namba S. Control of the Al distribu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ZSM-5 Zeolite and its evaluation by solid-state NMR technique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J].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2015, 119: 15303-15315. [本文引用:3]
[14] 马通, 耿祖豹, 李冰. 不同模板制备 ZSM-5 分子筛的酸性特征及催化裂解性能差异[J]. 化工学报, 2016, 67: 3374-3379 .
Ma Tong, Geng Zubao, Li Bing. Difference of acid characters and catalytic cracking performance between ZSM-5 zeolites synthesized with various templates[J]. 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China), 2016, 67: 3374-3379. [本文引用:1]
[15] Sang S, Chang F X, Liu Z M. Difference of ZSM-5 zeolites synthesized with various templates[J]. Catalysis Today, 2004, 93-95: 729-734. [本文引用:1]
[16] Katada N, Suzuki K, Noda T. Correlation between brønsted acid strength and local structure in zeolites[J].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09, 113: 19208-19217. [本文引用:1]
[17] 赵国良, 李学兵, 滕加伟. 合成条件对ZSM-5分子筛骨架铝分布的影响[J]. 石油化工, 2014, 43: 137-139.
Zhao Guoliang, Li Xuebing, Teng Jiawei. Effect of synthesis conditions on distribution of framework aluminum in ZSM-5 zeolites[J].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2014, 43: 137-139. [本文引用:1]
[18] Sazama P, Dedecek J, Gabova B. Effect of aluminium distribu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ZSM-5 on hydrocarbon transformation cracking of 1-butene[J]. Journal of Catalysis, 2008, 254: 180-189. [本文引用:1]
[19] Liang T, Chen J, Qin Z. Conversion of methanol to olefins over H-ZSM-5 zeolite: reaction pathway is related to the framework aluminum siting[J]. ACS Catalysis, 2016, 6: 7311-7325. [本文引用:1]
[20] Datka J, Marschmeyer S, Neubauer T. Physicochemical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HZSM-5 zeolites dealuminated by the treatment with steam[J].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1996, 100: 14451-14456. [本文引用:1]
[21] Yu Z. Brønsted/lewis acid synergy in H-ZSM-5 and H-MOR zeolites studied by 1H and 27Al DQ-MAS solid-state NMR spectroscopy[J].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11, 115: 22320-22327. [本文引用:1]
[22] Li S, Zheng A, Su Y. Brønsted/Lewis acid synergy in dealuminated HY Zeolite: a combined solid-state NMR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study[J].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7, 129: 11161-11171. [本文引用:1]
[23] 石宇飞, 刘杨青, 魏会娟. 焙烧温度对HZSM-5催化剂催化环己烯水合反应性能的影响[J]. 石油化工, 2013, 42(12): 1373-1377.
Shi Yufei, Liu Yangqing, Wei Huijuan.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catalytic peformances of HZSM-5 zelitws in hydration of cyclohexne[J].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2013, 42(12): 1373-1377. [本文引用:1]
[24] 高秀枝, 刘冬云, 徐广通. Y分子筛焙烧脱铝影响因素的考察[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4, 45(4): 8-13.
Gao Xiuzhi, Liu Dongyun, Xu Guangtong. 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dealumination of Y zeolite by calcination[J]. Petrol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 2014, 45(4): 8-13. [本文引用:1]
[25] Mirth G, Ceika J, Lercher J A. Transport and isomerization of xylenes over HZSM-5 zeolites[J]. Journal of Catalysis, 1993, 139(1): 24-33. [本文引用:2]
[26] 汪树军, 梁娟, 赵素琴. ZSM-5沸石骨架铝迁移硅铝的研究Ⅰ. 水热处理条件及沸石硅铝比的影响[J]. 催化学报, 1992, 13(1): 38-43.
Wang Shujun, Liang Juan, ZhaoSuqin. Studies on the migration of framework Al of ZSM-5 zeolite Ⅰ. Effcet of hydrothermal treatmat and silica alumina ratio[J]. Journal of Catalysis, 1992, 13(1): 38-43. [本文引用:1]
[27] 汪树军, 梁娟, 赵素琴. ZSM-5沸石骨架铝迁移硅铝的研究Ⅱ. 不同价态金属阳离子对ZSM-5沸石骨架铝迁移的影响[J]. 催化学报, 1992, 13(4): 279-284.
Wang Shujun, Liang Juan, ZhaoSuqin. Studies on the migration of framework Al of ZSM-5 zeolite Ⅱ. Effect of metal cations on the migration of framework aluminum of ZSM-5 zeolite[J]. Journal of Catalysis, 1992, 13(1): 38-43. [本文引用:1]
[28] Almutairi S M T, Mezari B, Pidko E A. Influence of steaming on the acidity and the methanol conversion reaction of HZSM-5 zeolite[J].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3, 137: 194-203. [本文引用:1]
[29] 吉媛媛, 满毅. 长期高温水热处理对ZSM-5分子筛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石油化工, 2015, 44(7): 810-814.
Ji Yuanyuan, Man Yi. Effect of long-term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n performances of ZSM-5 based catalyst[J].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2015, 44(7): 810-814. [本文引用:1]
[30] 胡思, 张卿, 夏至. 氟硅酸铵改性纳米H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丙烯[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1): 2705-2712.
Hu Si, Zhang Qin, Xia Zhi.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methanol to propylene over(NH4)2SiF6-modified nanosized HZSM-5 zeolite[J].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12, 28(11): 2705-2712. [本文引用:1]
[31] 孔德金, 刘志成, 方鼎业. 外延生长法合成择形功能的核壳 ZSM-5/Silicalite-1分子筛[J]. 催化学报, 2009, 28(9): 885-891.
Kong Dejin, Liu Zhicheng, Fang Dingye. Epitaxial growth of core-shell ZSM-5/silicalite-1 with shape selectivity[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09, 28(9): 885-891. [本文引用:1]
[32] Miyamoto M, Kamei T, Nishiyama N. Single crystals of ZSM-5/silicalite composites[J]. Advanced Materials, 2005, 17: 1985-1988. [本文引用:1]
[33] Van Vu D, Miyamoto M, Nishiyama N. Selective formation of para-xylene over H-ZSM-5 coated with polycrystalline silicalite crystals[J]. Journal of Catalysis, 2006, 243: 389-394. [本文引用:1]
[34] 王凯, 童锴, 胡超. 液相硅沉积改性HZSM-5分子筛的择形吸附分离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15, 14(46): 14144-14148.
Wang Kai, Tong Kai, Hu Chao. Effect of silica modification on the shape selectiv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HZSM-5[J].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5, 14(46): 14144-14148. [本文引用:1]
[35] Li J, Wang Y, Jia W. Effect of external surface of HZSM-5 zeolite on product distribution in the conversion of methanol to hydrocarbons[J].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2014, 23: 771-780. [本文引用:2]
[36] Zheng S, Heydenrych H R, Röger H P. On the enhanced selectivity of HZSM-5 modified by chemical liquid deposition[J]. Topics in Catalysis, 2003, 22: 101-106. [本文引用:1]
[37] Losch P, Boltz M, Bernardon C. Impact of external surface passivation of nano-ZSM-5 zeolites in the methanol-to-olefins reaction[J].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016, 509: 30-3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