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高凯丽,1991年生,女,山东省临沂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以甲苯和氯代叔丁烷为原料,以三氯化铝离子液体为催化剂,考察合成对叔丁基甲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烷基化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0 ℃,离子液体用量为甲苯质量的1%,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物质的量比2∶1,此条件下,氯代叔丁烷转化率100%,目标产物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较高。向三氯化铝离子液体中加入氯化亚铜改性助剂,当三氯化铝离子液体和氯化亚铜物质的量比为1∶2时,在优化条件下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由50.22%提高到85.38%。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luminum chloride ionic liquid for synthesis of p-tert-butyl toluen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oluene and tert-butylchloride as raw materia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version of tert-butylchloride was 100%,and the selectivity to the target product p-tert-butyl toluene was high under the optimized alkylation reaction condition as follows:reaction temperature 0 ℃,ionic liquid amount 1% of toluene mass and molar ratio of toluene to tert-butylchloride 2∶1.Cuprous chloride as the promoter was added into aluminum chloride ionic liquid.When the molar ratio of aluminum trichloride ionic liquid to cuprous chloride was 1: 2,the selectivity to p-tert-butyl toluene was enhanced from 50.22% to 85.38%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对叔丁基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1], 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2], 是生产各种成核剂、改进剂和添加剂等的重要原料[3, 4], 也是树脂工业和香精香料的重要中间体[5]。传统的对叔丁基甲苯合成路线[6]存在耗酸量大、腐蚀性强、分离困难和污染环境等问题, 使得扩大烷基化生产受到制约[7]。烷基化催化剂发展至今已有多种[8, 9], 如浓硫酸、氢氟酸、杂多酸、分子筛和离子液体等各种超强酸类催化剂。用无机酸催化烷基化反应已工业化, 但致命缺点是严重的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问题[10], 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方法是采用环境友好型催化剂代替传统催化剂。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剂适应于绿色化学要求[11, 12, 13, 14, 15], 可作为多种有机反应的催化剂[16, 17, 18, 19]。
本文以甲苯和氯代叔丁烷为原料, 以三氯化铝离子液体为催化剂, 考察反应温度、离子液体用量和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物质的量比对烷基化反应合成对叔丁基甲苯的影响。
氯代叔丁烷、无水氯化铝、氯化亚铜、吡啶盐酸盐、氢氧化钠和浓硫酸,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水氯化铁, 分析纯, 北京康普汇维科技有限公司; 甲苯,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将吡啶盐酸盐与无水三氯化铝按照物质的量比1∶ 2混合, 持续搅拌加热即得三氯化铝离子液体。
室温下, 按一定比例称取氯化亚铜, 缓慢加至三氯化铝离子液体中, 不断搅拌至充分混合, 即形成含有不同浓度氯化亚铜改性后的三氯化铝离子液体, 保存于干燥密闭条件下备用。
在催化剂作用下, 利用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的烷基化反应制备对叔丁基甲苯。采用带夹套的玻璃间歇搅拌釜作为反应器, 加入一定量甲苯和催化剂, 利用数显超级恒温水浴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按一定速率滴加氯代叔丁烷, 保持不断搅拌直至反应完成。反应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利用氮气吹扫。反应完成后停止搅拌, 静置, 待催化剂与反应产物分层后将上层油相取出, 分别进行酸洗、碱洗和水洗, 用干燥的滴管取处理后的产物进行分析。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GC(GC-2010)气相色谱仪, 色谱柱为OV-101毛细管柱, 柱长60 m, 内径0.53 mm, 柱温180 ℃, 汽化室温度200 ℃, 检测器温度230 ℃。
以三氯化铝离子液体为催化剂, 在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物质的量比3∶ 1、反应时间5 min和反应温度30 ℃条件下进行实验, 每次甲苯用量相同, 改变离子液体相对于甲苯质量的百分数, 考察催化剂用量对甲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如表1所示。
![]() | 表 1 催化剂用量对甲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catalyst dosage on alkylation of toluene |
由表1可以看出, 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 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逐渐下降, 催化剂用量≤ 2%时, 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差别不大, 催化剂用量> 2%时, 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明显下降, 适宜的催化剂用量为甲苯质量的1%。
以无水AlCl3和[PyH]Cl-2.0AlCl3为催化剂, 催化剂用量为甲苯质量的1%, 反应时间5 min, 在不同反应温度和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物质的量比条件下进行实验, 研究工艺条件对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 随着反应温度升高, 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逐渐变差, 0 ℃时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最高, 30 ℃时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相差不大, 表明随着反应温度上升, 对位叔丁基甲苯发生异构化反应向间位叔丁基甲苯转化, 降低了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由图1还可以看出, 低温条件下, 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物质的量比2∶ 1时, 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最高, 且随反应温度升高, 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物质的量比对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影响不明显。
CuCl改性的离子液体能形成新的配位结构AlCl4CuCl-, 成为更好的正碳离子受体。为了考察CuCl改性的离子液体对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向三氯化铝离子液体中加入不同含量的氯化亚铜, 室温下搅拌至充分混合, 即形成含不同浓度氯化亚铜的改性三氯化铝离子液体。采用制备的改性离子液体进行催化甲苯烷基化反应, 在甲苯用量相同、反应温度30 ℃、氯代叔丁烷滴加完成后再反应5 min、离子液体用量为甲苯质量的1%和甲苯与氯代叔丁烷按物质的量比2∶ 1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 结果见表2。
![]() | 表 2 改性离子液体对甲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modified ionic liquid on alkylation of toluene |
由表2可以看出, 加入氯化亚铜的三氯化铝离子液体的催化效较优, 并且随着氯化亚铜含量增加, 三氯化铝离子液体催化性能增强至趋于稳定, 但氯化亚铜加入量过高, 反而使三氯化铝离子液体催化活性降低。当三氯化铝离子液体和氯化亚铜物质的量比为1∶ 2, 在优化条件下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可由50.22%提高到85.38%。
甲苯的烷基化反应以邻对位取代优先, 但由于邻位空间位阻较大, 所以甲苯和氯代叔丁烷的烷基化反应首先生成对叔丁基甲苯, 而叔丁基甲苯以间位最为稳定, 所以产物中的对叔丁基甲苯在强B酸中心的作用下异构为间叔丁基甲苯, 以无水三氯化铝和三氯化铝离子液体为催化剂时, 对位选择性不高, 猜测引起这种异构化的原因是由于三氯化铝离子液体B酸酸性较强, 使得三氯化铝离子液体具有较强的异构化活性, 将产物中的对位叔丁基甲苯异构化为间位叔丁基甲苯。由表2还可以看出, 加入氯化亚铜后的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明显提高, 表明氯化亚铜作为氢离子捕捉剂, 将三氯化铝离子液体中的氢离子捕捉, 三氯化铝离子液体中的B酸转变为L酸, 减弱了三氯化铝离子液体活性, 减少产物中的对位叔丁基甲苯向间位异构的倾向, 使甲苯的烷基化反应中的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增加。
三氯化铝离子液体是典型的L酸, 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的烷基化反应合成对叔丁基甲苯的过程应该遵循以L酸为催化剂的碳正离子液体机理反应。因此, 甲苯的烷基化反应应该由三氯化铝离子液体中起催化作用的L酸AlCl3引发, 反应过程中氯代叔丁烷与离子液体反应生成络合物后, 生成正碳离子, 在极短时间内, 正碳离子与亲核苯环发生反应, 形成一个相对大分子的正碳离子, 最后正碳离子自身释放氢离子, 同时继续维持离子液体体系中的化学平衡。所以三氯化铝离子液体催化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烷基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可按如下表示:
(1) 由Al2C
Al2C-7→ AlC
(2) AlCl3与 (CH3)3CCl形成碳正离子:
AlCl3+(CH3)3CCl→ AlCl3∶ (CH3)3CCl → (CH3)3C++AlC
(3) 碳正离子进攻苯环:
(4) σ -络合中间体失去质子生成取代物:
(5) AlC
总方程式为:
实验发现, 三氯化铝离子液体催化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烷基化反应不仅生成对叔丁基甲苯, 还会生成一部分的间位叔丁基甲苯。在甲苯的叔丁基化反应中遵循邻对位法则, 首先生成邻位叔丁基甲苯和对位叔丁基甲苯, 但实验中并没有发现邻位叔丁基甲苯产物, 反而产生了间位叔丁基甲苯,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甲苯邻位空间位阻较大, 氯代叔丁烷很难在邻位发生反应, 再加上甲苯叔丁基化反应遵循邻对位法则, 所以反应产物中对位占据优势, 生成对叔丁基甲苯。
产物中间叔丁基甲苯少部分由反应直接生成, 大部分归结于产物中的对叔丁基甲苯发生异构化反应, 而对位向间位异构需要B酸催化。在甲苯叔丁基化反应中, B酸的产生主要是由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Cl杂质和三氯化铝离子液体阴离子络合形成, 所以在反应中形成的B酸催化了甲苯叔丁基化反应中对位产物向间位产物的异构, B酸催化甲苯叔丁基化反应中对位产物向间位产物异构反应机理可按如下表示:
(1) 由Al2C
Al2C
(2) AlCl3与 (CH3)3CCl形成碳正离子:
AlCl3+(CH3)3CCl→ AlCl3∶ (CH3)3CCl→ (CH3)3C++AlC
(3) 碳正离子进攻苯环:
(4) σ -络合中间体失去质子生成取代物:
(5) AlC3与HCl形成B酸:
HCl+AlCl3→ HAlCl4
(6) B酸提供质子:
HAlCl4→ H++AlC
(7) H+与对叔丁基甲苯反应生成对位σ -络合中间体:
(8) 对位σ -络合中间体向间位σ -络合中间体发生异构化:
(9) 间位σ -络合中间体失去质子而生成间位对叔丁基甲苯:
(1) 以三氯化铝离子液体催化甲苯和氯代叔丁烷烷基化反应, 优化的反应条件为:三氯化铝离子液体用量为甲苯质量的1%, 甲苯与氯代叔丁烷物质的量比2∶ 1, 0 ℃反应5 min。在该反应条件下, 目标产物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达到较高水平。
(2)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 L酸性较强的离子液体能够有效催化甲苯的烷基化反应, 减少异构化反应, 使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更高。
(3) 向酸度过高的三氯化铝离子液体中加入氯化亚铜可以有效增加三氯化铝离子液体的催化选择性能, 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得到明显提高。但氯化亚铜加入量过高反而会使三氯化铝离子液体催化活性降低。因此, 当三氯化铝离子液体和氯化亚铜物质的量比为1∶ 2, 在优化条件下对叔丁基甲苯选择性可由50.22%提高到85.38%。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