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闫全青,1993年生,男,山东省聊城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cuprous oxide photocatalysis was reviewed.Band gap,utiliz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r and solution pH wer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hotocatalytic process of cuprous oxide.Doping,loading noble metal,carbon material modification and composite semiconductor could effectirely improv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寻找最佳催化剂治理各类污染物仍存在挑战。伴随光催化研究的持续, TiO2[1]、Cu2O[2]、ZnO[3]、WO3[4], Bi2WO6[5]和钛酸铋[6]等新型、环境友好的光催化剂成为研究热点。
光催化降解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技术, 半导体光催化剂吸收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后, 受到激发产生电子(e-)和空穴(h+), 电子、空穴和空气、水等介质相互作用, 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 OH和· O2-含氧活性基团, 将有机污染物氧化, 生成H2O、CO2等。Cu2O的带隙宽度(2.0~2.2) eV, 吸收波长(400~760) nm, 对太阳光具有较高的利用率。自1998年开始, Cu2O在光催化降解上应用[7, 8]广泛。Cu2O成本低、无毒、光利用率高、光电转化率理论值达18%, 在光电转换上应用潜能[9]巨大, 在有机合成[10, 11]、抑菌[12, 13]、光催化[14, 15]、锂离子电池等[16, 17, 18]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综述Cu2O光催化剂的光降解机理、降解活性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方法。
Su Yang等[19]改变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盐酸羟胺的添加量合成不同形貌的Cu2O, 并分析暴露晶面与光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Cu2O的{100}面光催化活较差, {111}面和{110}面光催化活性强。隋永明等[20]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形貌调控剂制备立方体、纳米球、去角八面体、八面体、六分枝等形貌的Cu2O, 八面体Cu2O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 这主要是由于八面体{111}面的存在, 随着Cu2O{111}面的逐渐增大, 光催化性能逐渐增强。
Cu2O存在光生载流子复合的缺点, 解决Cu2O光生载流子利用率低的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张钱丽等[21]研究纳米级Cu2O, 结果表明, Cu2O的光催化效率与材料形貌、粒径、初始液pH值有关。宋继梅等[22]制备立方状和球状Cu2O, 结果表明, 不同形貌Cu2O的光催化性能不同, 适量铁离子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光催化性能。Chen R等[23]使用酸蚀法制备核/壳结构的Cu2O/Au, 采用甲基橙模拟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 结果表明, 核/壳结构的Cu2O/ Au的光催化效率是Cu2O的十倍以上。Pu Y C等[7]研究在氧化还原石墨烯片(rGO)上负载Cu2O, 结果表明, 一定rGO的加入, 有利于电子的转移, 转移速率和rGO薄片的氧化程度有关, Cu2O/rGO的光催化性能较Cu2O强。有研究[24, 25]表明负载Au、Ag等贵金属可以提高Cu2O的光催化性能。
当Cu2O吸收大于或等于其带隙的能量时, 价带上的电子受到激发跃迁到导带, 价带上留下空穴, 形成电子-空穴对。在空间电荷层的作用下, 电子-空穴分离, 空穴移动到催化剂表面, 与催化剂表面的-OH相互作用生成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 能够将有机污染物分解成CO2和H2O。Cu2O是少数能被可见光激发的半导体材料, 其光电转换率在理论上高达18%[26]。
1.2.1 半导体能带结构
半导体的禁带宽度决定催化剂的激发波长。禁带越宽, 所需要的激发波长越短, 禁带越窄, 所需要的激发波长越长。Cu2O的禁带宽度为2.2 eV, 能够被可见光激发。表1为不同物质的禁带宽度。
![]() | 表 1 不同半导体的禁带宽度 Table 1 Band gaps of different semiconductors |
1.2.2 光生载流子利用率
光生载流子影响溶液中含氧活性物种的产生, 进而影响催化剂光催化效果。龙梅等[27] 研究TiO2/rGO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石墨烯的加入不仅增强催化剂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 还有效的阻止电子和空穴的复合, 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利用效率, 进而提高催化剂的降解能力。Chandrasekharan N等[28] 通过对比贵金属-半导体复合催化剂负载前后的光电流和光电压发现贵金属有助于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于泽华[29]在TiO2上负载Pt进行光催化降解苯酚, 实验结果表明, Pt的加入增大催化剂对光的吸收边界, 随着Pt负载量增大, 催化剂在可见区的吸收强度增强。
1.2.3 溶液pH值
溶液pH值的不同导致催化剂表面所带的电荷不同, 影响有机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有机物降解主要发生在催化剂表面, 增强有机物的吸附, 有利于提高有机物的降解速率。球状MoS2/WO3在pH为6时对RhB的降解速率最快, 这是由于RhB分子带正电荷, MoS2/WO3零电位点的pH值小于6, pH为6时, 催化剂表面带负电荷, 增强了RhB的吸附, 提高光催化性能。WO3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 当溶液值继续增大时, 降解效率下降[30]。刘小玲等[31]使用Cu2O对武汉某印染厂排出的废水进行降解, 结果表明, 初始溶液pH不同, 废水的降解效率不同, 在pH为11.2时废水的降解效率最大。文献[32, 33]的研究也表明催化剂对不同pH值的初始液有不同的降解率。
Zou Mingming等[1]对截角八面体Cu2O进行N掺杂, XPS证明N掺杂入截角八面体Cu2O中, UV-Vis漫反射分析表明, N掺杂有助于提高Cu2O对可见光的利用率, 提高的原因主要是氧空位缺陷和还原气体(氨气)。罗丹明B降解实验表明, N的掺杂能够提高Cu2O的光催化性能, 氮化引起的氧空位缺陷有助于改善可见光吸收和光活性。
Wang C J等[34]对Cu2O进行铈掺杂, 掺铈Cu2O的粒径减小, UV-Vis漫反射结果表明掺铈Cu2O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 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掺铈Cu2O的荧光强度随铈含量增加降低, 表明掺铈Cu2O的电子-空穴对复合率较低。亚甲基蓝降解实验表明, 掺铈Cu2O光催化性能良好, 亚甲基蓝的降解速率与光源有关。
Chen R等[23]制备Cu2O和Au/Cu2O异质结构光催化剂, 不同形貌的催化剂光催化性能不同, 负载Au后,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大幅提高, Au提高光催化性能的原因主要有:(1)Au/Cu2O催化剂的光谱响应范围大于Cu2O, 扩大的范围与Au纳米粒子的特征吸收带相似, 由于等离子体激元耦合, 吸收强度随Au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相同的可见光照射下, Au/Cu2O激发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 提高光催化性能。(2)Au粒子的存在有利于光生电子的转移, Cu2O中的光生电子由价带转移至导带和Au表面, 在价带留下光生空穴。光生电子和空穴不能立即重新结合, 光催化效果大大提高。此外, Au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进一步增强可见光的吸收。(3)由光致发光光谱可知, Au/Cu2O的发射光谱强度低于Cu2O, 说明Au/Cu2O结构中载流子复合的几率减少, 有利于提高Au/Cu2O的光催化效率。
Sun Yangang等[35]在相同条件下制备Cu2O和Ag/Cu2O异质结构光催化剂, 发现负载Ag纳米粒子后, 催化剂活性是Cu2O的3倍以上。Ag纳米颗粒增强催化剂对光的利用率, 是光催化活性提高的重要原因。相比Cu2O, Ag/Cu2O异质结构光催化剂比表面积更大, Ag的存在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 加速有机分子的降解。图1是不同老化时间时Cu2O的SEM照片。
由图1可知, 老化时间越长, Cu2O截断八面体的纳米框架形成, 甚至蚀刻成碎片。老化期间, 作为反应物的氧气是形成蚀刻结构所必需的。氧气在蚀刻的Cu2O截顶八面体的表面上与Cu2O反应, 并加速Cu2O的溶解。另一方面, PVP分子应优先吸附在Cu2O颗粒的某些面上, 吸附的PVP分子层可保护这些面免受直接蚀刻的作用。
Liu Yongkun等[36]在碳纳米纤维(CNF)上负载Cu2O, 进行罗明丹B光催化降解实验, 结果表明, CNF的加入提高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利用率, 降低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速率, 提高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吸附能力, 增大降解速率。CNF具有低用量, 高催化活性, 易回收, 稳定性好等优点。
Huang Haijun等[37]以乙酸铜为铜源、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Cu2O和Cu2O/rGO光催化剂, Cu2O/rGO的光催化效率高于Cu2O。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加入石墨烯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和电子-空穴对的分离, 增强催化剂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相比Cu2O, Cu2O/rGO在整个可见光区具有较高的光吸收强度, rGO表面分离的电子与吸附的氧气形成超氧自由基, 提高光催化活性。
林惠[38]制备沸石-Cu2O、硅粉-Cu2O和Al2O3-Cu2O催化剂, 采用甲基橙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 负载沸石、硅粉和Al2O3后,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增强, 催化剂活性与甲基橙浓度、初始液pH及溶液中阴离子种类等有关。高浓度的甲基橙溶液影响溶液中光的散射, 低浓度甲基橙溶液中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化物得不到充分利用; 溶液酸性过强使催化剂质变, 碱性过强使OH-和甲基橙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 适量的Cl-和S
Jiang Denghui等[39]制备八面体Cu2O, 在其上负载纳米线、四面体和纳米球状CuO, 以Cu2O/CuO为催化剂降解甲基橙溶液, 结果表明, 负载CuO后, 催化剂性能明显增强, 这主要是由于CuO导带和价带低于Cu2O, CuO/Cu2O形成Ⅱ 型交错带状结构, 有利于电荷转移, 提高光催化活性。图2是不同形貌的CuO/Cu2O的SEM照片。负载CuO的形貌不同会导致CuO与Cu2O接触面积不同, 影响电子转移速率和重复利用性。纳米线与Cu2O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 负载纳米线状CuO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最高。负载球状CuO的催化剂重复利用性较好。
Ma Hongchao等[40]制备Cu-Cu2O-CuO/AC(活性炭)材料, 测试其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Cu-Cu2O-CuO/AC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活性炭可以有效的吸附有机物质, 半导体-半导体异质结(Cu2O/CuO)结构有效分离光生电子和空穴, Cu纳米粒子作为电子吸收体, 减少光诱导电子和空穴的复合, 延长电子对的寿命, 提高光催化效率。
Ren G X等[41]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Cu2O/TiO2/Pt光催化剂, 进一步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 讨论Pt对Cu2O/TiO2/Pt光催化性能的影响。Cu2O/TiO2/Pt的光利用率高于TiO2和Cu2O/TiO2, 光降解效率远高于Cu2O/TiO2, 循环性能优于Cu2O/TiO2。TiO2对可见光没有响应, 形成Cu2O/TiO2异质结时, 可见光下激发的电子从Cu2O的导带转移到TiO2的导带, 再迁移到Pt层, Pt层的引入增强Cu2O/TiO2/Pt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 催化剂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生成更多的光生电子和空穴。Pt层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光致电子和空穴的分离, 提高光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在电子转移过程中, 激发电子的寿命延长, 诱导更高的量子效率, 提高光催化活性。
Cu2O光催化剂在催化降解有机物过程中, 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催化剂稳定性能良好, 可以重复使用, 是一种理想的光降解材料。能带结构、光生载流子利用率和溶液pH影响Cu2O催化剂活性。通过掺杂、贵金属负载、碳材料修饰和半导体符合改性后, Cu2O催化性能提高, 应用潜力较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