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段 超,1986年生,男,湖南省娄底市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工业催化研究。
采用碱处理对Zn/La-H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调变分子筛的酸性和择形性能,评价其在甲醇芳构化反应中的性能。采用N2低温吸附-脱附、NH3-TPD和XRD等方法表征催化剂。结果表明,碱处理的Zn/La-HZSM-5分子筛催化剂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增加,酸量碱处理后降低,Zn改性后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显著改善。0.3 mol·L-1NaOH溶液处理的Zn/La-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0.1 Mpa、TOS=10 h、WHSV=0.8 h-1、437 ℃的反应条件下轻质芳烃收率41.82%,具有较高的芳烃收率和反应稳定性。
Zn/La-HZSM-5 catalysts were modified by alkaline treatment to adjust acidity and shape-selectivity,and tested in methanol aromatization.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catalysts were appropriately characterized by N2 isothermal adsorption-desorption,NH3-TPD and XR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acid sites decreased,pore volum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increased by alkaline treatment.After Zn modification,amount of acid sites increased. Therefore,Zn/La-HZSM-5 catalysts had better activity and stability in aromatization reaction.Light aromatics yield of 41.82% was at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action pressure 0.1 MPa,space velocity 0.8 h-1,reaction temperature 437 ℃, and reaction time 600 min over Zn/La-HZSM-5 modified by 0.3 mol·L-1 NaOH solution.
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近年来, 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芳烃的研究, 采用锌和镧对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改性可得到比较好的反应稳定性和轻质芳烃收率。ZSM-5分子筛以微孔孔道为主, 孔道尺度小, 分子在孔道内的扩散限制严重, 催化剂容易积碳失活。分子筛中介孔的存在有利于分子的物理扩散, 抑制积碳的生成从而延长催化剂寿命[1, 2, 3]。提高ZSM-5分子筛中的介孔含量是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Suzuki等[4]用碱溶液处理分子筛, 发现分子筛的总表面积和外表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微孔体积变化不大。Groen等[5]采用0.2 mol· L-1碱溶液处理ZSM-5分子筛30 min, 发现分子筛的介孔体积增加了4.5倍。Ogura等[6]认为碱处理不会破坏分子筛的微孔结构, 对酸性和酸量的影响也不大。Janssen等[7]认为ZSM-5分子筛进行碱处理存在最佳硅铝比, 硅铝比过高导致分子筛骨架结构坍塌, 硅铝比过低则生成的介孔数量过少。本文采用碱处理法改性ZSM-5分子筛, 在碱改性ZSM-5分子筛中引入Zn、La物种, 考察其在甲醇制芳烃反应中的性能。
一定量氢型ZSM-5分子筛(n(SiO2): n(Al2O3)=50)置于一定量不同浓度X mol· L-1 的NaOH(X=0.1, 0.2, 0.3, 0.4)溶液中, 90 ℃水浴搅拌30 min, 抽滤、洗涤。上述固体于0.5 mol· L-1 NH4NO3溶液中90 ℃离子交换1 h, 重复3次。最后, 将所得固体产物洗涤、过滤, 110 ℃干燥过夜, 550 ℃焙烧4 h, 所得样品标记为X-ZSM-5。采用浸渍法将适量的硝酸锌和硝酸镧水溶液浸渍到X-ZSM-5上, 锌负载量为质量分数y%, 镧负载量为质量分数z%, 挤条成型, 筛分为(20~40)目, 所得样品标记为yZn/zLa-X-ZSM-5。
XRD表征采用荷兰帕纳科公司多功能粉末X射线衍射仪, Cu靶, 工作电压60 kV, 工作电流55 mA。
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测试采用美国康塔公司A-IC型自动吸附分析仪, BET 法计算比表面积, t-plot法计算孔体积。
NH3-TPD测试采用美国麦克仪器公司AUTO-2-2920型全自动化学吸附分析仪。
催化剂积碳测试采用TATGAHP50热重分析仪, 空气为载气, 以10 ℃· min-1的速率升至700 ℃。
催化剂性能评价在连续流动下行式固定床微分反应装置中进行, 反应管内径 14 mm, 催化剂装填量6 g。反应原料甲醇采用微量泵注入反应装置, 加热气化后进入反应器, 温控仪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反应压力0.1 Mpa, WHSV = 0.8 h-1, 反应温度437 ℃。产物经冷阱气液分离, 液相产物经分液漏斗分为水相和油相,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各相产物组成, 面积归一法和碳数守恒法计算甲醇转化率和反应产物收率。
图1为 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 XRD图。由图1可以看出, ZSM-5分子筛经碱处理或金属改性后, 仍保持分子筛特征衍射峰, 强度稍有下降, 未出现氧化锌和氧化镧的特征峰, 表明锌、镧物种均匀的分散在分子筛结构上, 未出现团聚现象。XRD谱图中的衍射峰未出现明显变化, 表明碱处理及氧化物物种未对分子筛的骨架结构造成影响。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 碱处理后, 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加。
![]() | 表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 Table 1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of catalysts |
将催化剂的NH3-TPD曲线按温度区域(50~150) ℃、(150~350) ℃、> 350 ℃划分为弱酸中心区、中强酸中心区和强酸中心区, 相应的峰面积积分表示催化剂的酸量, 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 HZSM-5分子筛碱处理后, 酸含量显著降低。Zn改性后, 酸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 | 表2 催化剂的酸性 Table 2 Acidity of catalysts |
2.2.1 碱处理浓度
表3是不同浓度碱处理后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产物分布。由表3可知, 碱处理后, ZSM-5分子筛催化剂寿命延长, 反应稳定性显著增加。这主要是由于:1)碱处理在催化剂内部引入大量的介孔, 微孔孔口数量大量增加, 催化剂传质能力提高, 催化剂有效利用区域和容碳能力增加; 2)碱处理降低催化剂的酸含量和酸强度, 尤其是强酸含量, 强酸位更易促进烯烃物种之间以及芳烃产物之间的齐聚反应生成积碳前驱体, 强酸位的降低明显减少积碳的生成。因此, 催化剂的稳定性有大幅改善。
![]() | 表3 碱处理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产物分布 Table 3 Products distribution over ZSM-5 catalysts treated by alkali |
2.2.2 复合改性
表4是碱处理和Zn复合改性的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的产物分布。
![]() | 表4 复合改性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反应产物分布 Table 4 Products distribution over composite modified ZSM-5 catalysts |
由表4可知, 经过10 h的反应, 0.8Zn/0.6La-ZSM-5催化剂上芳烃收率33.15%, 0.8Zn/0.6La-0.3-ZSM-5催化剂芳烃收率41.82%, 高于未进行碱处理的催化剂。碱处理改性能显著提高Zn/La-ZSM-5催化剂的芳构化性能。这主要是由于经碱处理后的ZSM-5分子筛有大量的介孔, Zn 更容易接近分子筛的酸性位, 金属与酸中心的协同作用增强; 由于介孔的存在, Zn不再大量停留在分子筛晶体的外表面, 而是通过介孔高度分散于分子筛中, 发挥出更好的催化性能。因此, 碱处理改性的Zn/La-ZSM-5催化剂表现出更好的芳构化性能。
2.2.3 再生实验
甲醇芳构化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强放热反应, 催化剂易积碳, 活性金属易烧结,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大量水蒸汽也可能对活性产生影响, 因此, 甲醇芳构化催化剂往往容易迅速失活。针对Zn/La-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过程, 利用连续反应及催化剂再生, 考察该催化剂长周期活性及多次再生后活性。
表5和表6是0.8Zn/0.6La-ZSM-5催化剂和0.8Zn/0.6La-0.3-ZSM-5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产物分布随再生次数的变化。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 在多次连续再生实验中, 0.8Zn/0.6La-0.3-ZSM-5催化剂上轻质芳烃收率基本不变, 同样条件下, 0.8Zn/0.6La-ZSM-5催化剂上轻质芳烃收率下降明显。
![]() | 表5 0.8Zn/0.6La-ZSM-5催化剂性能随再生次数的变化 Table 5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0.8Zn/0.6La-ZSM-5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regeneration time |
![]() | 表6 0.8Zn/0.6La-0.3-ZSM-5催化剂性能随再生次数的变化 Table 6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0.8Zn/0.6La-0.3-ZSM-5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regeneration time |
图2是反应后ZSM-5、0.3-ZSM-5和0.8Zn/0.6La-0.3-ZSM-5催化剂的热重曲线。
由图2可以看出, 碱处理ZSM-5催化剂的容碳能力明显提升。碱处理改性对催化剂稳定性的改善和抗积碳能力有着积极影响。
催化剂经过空气焙烧再生恢复活性, 表明Zn/La-ZSM-5催化剂的失活原因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积碳堵塞催化剂孔道和覆盖催化剂活性中心。通过烧炭再生, 重新暴露催化剂活性中心、疏通催化剂孔道, 催化剂活性再次恢复。采用碱处理催化剂后, Zn/La-ZSM-5分子筛中存在大量的介孔, 积碳更容易沉积在分子筛的介孔中, 微孔中的积碳相对较少, 微孔孔道的入口不易堵塞[1, 2, 3], 介孔的存在增加催化剂的容碳能力。因此, 碱处理催化剂再生活性明显优于未进行碱处理的催化剂, 碱处理能显著增强催化剂的再生能力和抗积碳能力。
(1)碱处理后, 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加, 催化剂的酸含量尤其是强酸含量明显降低, 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反应稳定性有大幅改善。
(2)Zn/La-0.3-ZSM-5分子筛催化剂中的介孔提高金属与酸中心之间的协同作用, 提升分子筛的抗积碳能力, 催化剂表现出更好的芳构化性能。
(3)碱处理催化剂再生活性优于未进行碱处理的催化剂, 表明在保持催化剂芳构化活性的同时, 碱处理能明显增强催化剂的再生能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