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共聚对位芳纶的聚合
张华东*, 吴晓妮, 张玮, 张晓利
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1
通讯联系人:张华东。

作者简介:张华东,1987年生,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分子纤维材料聚合。

摘要

研究了对苯二胺与对苯二酰氯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体系中加入3,4’-二氨基二苯醚为第三单体的三元共聚反应。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第三单体用量、单体浓度和CaCl2用量对共聚物对数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溶剂体系中,单体浓度为(0.35~0.40) mol·L-1,单体物质的量分数为25%,首先将温度设定为(-10~-5) ℃,待溶液黏稠时将温度升高到(75~80) ℃,时间(60~80) min,CaCl2与-2NH2物质的量比0.4~0.6时,可获得高比浓对数粘度的聚合物。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对位芳纶; 共缩聚; 高粘度
中图分类号:TQ34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143(2019)01-0071-03
Polymerization of copolymer para-aramid
Zhang Huadong*, Wu Xiaoni, Zhang Wei, Zhang Xiaoli
Xi’an Origin Chemical Technologies Co., Ltd.,Xi’an 710061,Shaanxi,China
Abstract

Copolymer of p-phenylenediamine and terephthaloyl dichloride in solvent of N-methyl pyrrolidone/CaCl2 was investigated with 3,4’-diaminodiphenyl ether added as a third monomer.Effects of reaction time,reaction temperature,dosage of the third monomers,concentration of monomer and dosage of CaCl2 on inherent viscosity of the copolymer were discussed.Results showed that polymer of high inherent viscosity was obtained when monomer concentration was (0.35~0.40) mol·L-1 and monomer mass fraction was 25% in solvent of N-methyl pyrrolidone/CaCl2.Temperature was set to(-10~-5) ℃ and rose to(75~80) ℃ when solution was viscous,and molar ratio of CaCl2to -2NH2 was 0.4~0.6.

Keyword: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 para-aramid; copolycondensation; high inherent viscosity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具有高强度、高稳定性和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 在航空航天、农业、军工、机电、医疗器械、体育用品等领域[1, 2]具有广泛应用。但由于平面刚性伸长链的构象,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分子段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较完整的结晶性, 导致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树脂熔点较高, 不溶于除浓硫酸以外的其他有机溶剂[3, 4]

本文以3, 4’ -二氨基二苯醚为第三单体, 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进行低温溶液共缩聚改性, 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第三单体用量、单体浓度和CaCl2用量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及仪器

对苯二胺, 苯二甲酰氯, 3, 4’ -二氨基二苯醚, N-甲基吡咯烷酮, CaCl2, 98%浓硫酸, 均为化学纯, 国药试剂有限公司。

乌氏粘度计, 毛细管直径(0.8~0.9) mm。恒温玻璃水浴锅, 精度± 0.1 ℃。

1.2 合成方法

以对苯二胺、苯二甲酰氯和3, 4’ -二氨基二苯醚原料, 采取先低温后高温两步进行反应。具体方法为取一定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 加入四口烧瓶内, 并通入N2保护, 升温至55 ℃预热, 加入一定量的无水CaCl2, 待溶解后, 降低溶液温度至(-10~-5)℃, 在此温度下, 依次加入一定量的对苯二胺、3, 4’ -二氨基二苯醚、苯二甲酰氯, 为避免反应放热, 加入苯二甲酰氯时要分批次少量加入, 当溶液中出现胶体时, 体系粘度变大, 分子运动受到粘滞导致反应活性下降, 反应难以继续进行, 分子量增长缓慢, 因此需要将反应温度升高至一定温度, 反应一段时间后, 获得对芳纶聚合物, 取出部分原液制成薄膜。

1.3 聚合物比浓对数粘度的测定

采用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的比浓对数粘度[5]。取0.125 g干燥的共聚物置于25 mL容量瓶中, 加入适量98%浓硫酸, 静置一段时间, 放入70 ℃的烘箱中溶解, 取出后冷却至25 ℃, 向容量瓶内加入98%浓硫酸定容。将乌氏粘度计置于30 ℃水浴槽中, 测定共聚物的比浓对数粘度。根据下式计算:

η = ln(t1-t0)c

式中, t1为共聚体溶液流出时间, s; t0为纯溶剂的流出时间, s; c为溶剂中共聚物的浓度, g· dL-1

2 结果与讨论
2.1 第三单体含量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3, 4’ -二氨基二苯醚含量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 随着3, 4’ -二氨基二苯醚含量的增加, 体系逐步形成均相溶液, 聚合物比浓对数粘度也有所增加, 当3, 4’ -二氨基二苯醚物质的量分数为25%时, 聚合物比浓对数粘度达到最大值, 随后比浓对数粘度降低。这是因为低含量的3, 4’ -二氨基二苯醚对原有二元聚合分子链的刚性结构改善性能不大, 所得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仍较大, 溶解性能较差, 为凝胶状态, 随着3, 4’ -二氨基二苯醚含量的增加, 柔性基团增多, 溶解性得到改善。随着柔性第三单体含量的继续增加, 分子链由链棒状变为无规卷曲结构, 其均方末端距减小, 因此黏度减小。适宜的单体物质的量分数为25%。

图1 3, 4’ -二氨基二苯醚含量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Figure 1 Effect of 3, 4’ -ODA content on inherent viscosity of copolymer

2.2 CaCl2含量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在溶剂体系中添加一定量的盐(CaCl2、LiCl等)作为助溶剂, 可提高共聚物的溶解度, 促进聚合反应的顺利进行, 为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提供良好的溶液环境, 但盐分的增加会带来如水洗困难、纤维灰份含量高、纤维力学性能低等缺点。CaCl2的主要溶解机理是CaCl2在溶剂的作用下发生电离, 电离出Ca2+和Cl-, 其中, Ca2+与共聚物的酰胺基配位, Cl-则与氢质子形成氢键, 共聚物分子间的氢键因Cl-的作用而遭到破坏, 有利于聚合物溶解[6]。图2为n(CaCl2)∶ n(-2NH2)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由图2可以看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改变CaCl2用量, 得到的聚合物的比浓对数粘度不同, 当n(CaCl2)∶ n(-2NH2)在0.4~0.6时, 聚合物比浓对数粘度较高。

图2 n(CaCl2)∶ n(-2NH2)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Figure 2 Effect of n(CaCl2)∶ n(-2NH2) on inherent viscosity of copolymer

2.3 单体浓度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图3为单体浓度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由图3可知, 随着单体浓度增加, 聚合物比浓对数粘度先升高后降低, 单体浓度为0.4 mol· L-1时, 聚合物的比浓对数粘度达到最大。原因是当单体的浓度较低时, 单体之间以及与低聚物之间的相互碰撞减少, 分子链增长困难, 共聚物粘度降低。当单体浓度过高时, 体系的聚合速率非常快, 体系粘度迅速增加, 溶解度下降导致聚合物过早析出, 分子链无法进一步增长, 因而共聚物粘度较低。因此, 适宜的单体浓度为0.4 mol· L-1

图3 单体浓度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Figure 3 Effect of monomer concentration on inherent viscosity of copolymer

2.4 反应时间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图4是反应时间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从图4可以看出, 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在反应初期迅速增加, 表明反应初期, 对苯二酰氯和对苯二胺活性较高, 缩聚反应速率大, 当反应进行到60 min时, 比浓对数粘度增长缓慢, 表明此时的聚合反应趋于平衡, 反应速率下降, 再延长反应时间对提高聚合物比浓对数粘度的效果不大, 因此, 适宜的反应时间为(60~80) min。

图4 反应时间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Figure 4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inherent viscosity of copolymer

2.5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图5为反应后期温度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从图5可以看出,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先升后降, 温度约80 ℃时, 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最高。当温度低于80 ℃时, 大分子链的运动能力仍然很差, 无法得到较高分子量的共聚物, 但温度高于80 ℃时, 分子链的活动性增加, 链终止反应速率大于链增长率, 聚合物分子量降低。因此, 适宜的反应温度为(75~80) ℃。

图5 反应后期温度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Figure 5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in late stage on inherent viscosity of copolymer

3 结 论

研究了对苯二胺与对苯二酰氯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体系中加入3, 4’ -二氨基二苯醚为第三单体的三元共聚反应。结果表明, 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溶剂体系中, 单体浓度为(0.35~0.40) mol· L-1, 单体物质的量分数为25%, 首先将温度设定为(-10~-5) ℃, 待溶液黏稠时将温度升高到(75~80) ℃, 时间(60~80) min, CaCl2与-2NH2物质的量比0.4~0.6时, 可获得高比浓对数粘度的聚合物。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Yang H H. Aromatic high-strength fibers[M]. New York: Wiley, 1989. [本文引用:1]
[2] 于燕生, 周其痒, 赵安赤, . 聚芳酰胺共缩聚改性的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89, 9(5): 10-16. [本文引用:1]
[3] 钦徽民, 范忠辉. 改性PPTA四元共缩聚聚合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中国纺织大学报, 1996. 22(4): 41-46.
Qin Weiming, Fan Zhonghui. The preparation and natural study of modified PPTA tetra-copolymer[J].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1996. 22(4): 41-46. [本文引用:1]
[4] 王曙中, 王庆瑞, 刘兆峰. 高科技纤维概论[M]. 上海: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2002. [本文引用:1]
[5] 尚建勋. 不同溶剂体系下含氯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及纺丝性能研究[D]. 上海: 东华大学, 2015. [本文引用:1]
[6] 曹煜彤, 戴信飞, 胡祖明, .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三元共聚物溶液的流变性[J]. 东华大学学报, 2008, (5): 545-548.
Cao Yutong, Dai Xinfei, Hu Zuming, et al.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PPTA copolymer solution[J].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2008, (5): 545-54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