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玲玲,1993年生,女,河北省衡水市,在读硕士研究生。
以葡萄糖为碳源,直接水热合成法制备碳微球。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对碳微球进行表征,探究碳化条件对碳微球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经过碳化由棒状变成球状,碳化温度180 ℃和碳化时间7 h条件下制备的碳微球结构较均匀,并且含有—OH及—COOH官能团,将制备的催化剂用于纤维素水解时,水解率最高达46.22%。
Carbon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direct hydrothermal synthesis using glucose as a carbon source and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meter.The effects of carbonization conditions on structure of carbon microspher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lucose changed from rod-like structure to spherical shape through carbonization.The carbon microspheres prepared under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 of 180 ℃ and carbonization time of 7 h had uniform structure containing —OH,—COOH functional groups.Hydrolysis rate was up to 46.22% when the prepared carbon microspheres were used for cellulose hydrolysis.
碳是自然界中含量非常丰富的元素之一, 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的元素之一。碳也是地球生命的基础, 正是以碳为基础的各种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1, 2, 3, 4, 5, 6, 7, 8, 9]。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作为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资源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和一系列重要的工业平台化学品。生物质的水热碳化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一种制备碳材料的新技术, 具有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是以葡萄糖(或淀粉、纤维素)为前驱物, 水作溶剂, 较低温度下制备碳材料,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和能源存储等领域的研究中。此外, 生物质有碳中性的特性, 因为生物质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其在制氢过程中放出CO2的量基本相当。因此, 从生物质组分得到碳材料, 不会对环境增加负担, 在石油日益枯竭及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0, 11, 12, 13, 14, 15]。
本文以葡萄糖为碳源, (160~200) ℃下直接水热合成制备碳微球, 对碳微球进行扫描电镜和红外分析表征, 并将其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纤维素水解, 比较不同碳化条件对纤维素水解率的影响。
葡萄糖一水、碘、重铬酸钾、五水硫代硫酸钠, 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三氯化铁, 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浓硫酸、氢氧化钠、盐酸, 北京化工厂; 碘化钾, 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LC-210.4型号电子天平,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公司; SHB-Ⅲ 型号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WG-71 型号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 碳微球制备:称取一定量葡萄糖、适量蒸馏水及一定量三氯化铁(催化剂)充分混合后, 将混合物置于水热合成反应釜, 将反应釜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一定时间和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对所得产物进行洗涤、过滤和干燥, 得到碳微球。通过改变时间和温度得到不同粒径的碳微球。
(2) 碳微球催化剂制备:碳化产物1 g和浓硫酸20 mL倒入三口烧瓶中, 油浴反应装置中110 ℃反应9 h。反应结束对反应产物进行洗涤、过滤和干燥, 得碳微球催化剂。
采用日本 JSM6360LV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碳微球进行表征。
采用美国 Thermo 公司 Nicolet iS10 型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碳微球表面的官能团。
向反应釜加入适量碳微球催化剂和纤维素及一定量去离子水, 在温度 150 ℃ 条件下反应4 h, 过滤得水解液。采用 DNS 法测其水解率。
2.1.1 SEM
图1为葡萄糖和在碳化温度180 ℃、催化剂用量0.69 g及不同碳化时间制备的碳微球的SEM照片。
![]() | 图1 葡萄糖和不同碳化时间制备的碳微球的SEM照片Figure 1 SEM image of glucose and carbon microspheres prepared at different carbonization time |
从图1可以看出, 葡萄糖为不规则块状晶体, 长约150 μ m, 随机分布。葡萄糖经过碳化后, 结构和形貌发生很大变化, 由原来的块状变成球形, 但是不同碳化时间对碳微球形貌有一定的影响。碳化时间6 h, 碳微球粒径大小不规则, 并且碳化过程中所得碳化产物较少, 这可能是因为葡萄糖碳化不完全所致; 碳化时间7 h, 碳微球较均匀, 层状相叠, 粒径为6 μ m; 碳化时间8 h和9 h, 碳微球粒径大小虽然较规则, 但是球之间过于紧密, 这可能是碳化时间过长, 碳化过度, 影响后面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磺酸基的负载。因此, 适宜的碳化时间为7 h。
催化剂用量0.6 g, 碳化时间7 h, 不同碳化温度制备的碳微球的SEM照片见图2。
![]() | 图2 不同碳化温度制备的碳微球的SEM照片Figure 2 SEM images of carbon microspheres prepared at different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 |
从图2可以看出, 碳化温度180 ℃时, 碳微球之间分布较均匀, 且粒径大小比较规则, 说明180 ℃碳化刚好。碳化温度160 ℃时, 碳微球之间比较密集, 粒径比较小, 并且在催化剂制备过程得到的碳化产物量较少, 这可能是160 ℃温度太低, 碳化不完全所致; 碳化温度170 ℃时, 碳微球之间分布不均匀, 有些地方粘连比较严重, 有的地方空隙比较大, 说明170 ℃碳化也不理想。碳化温度190 ℃和200 ℃时, 碳微球粒径明显增大, 虽然粒径之间分布较均匀, 但碳微球之间的缝隙比较大, 说明190 ℃和200 ℃温度过高, 葡萄糖碳化过度。因此, 适宜的碳化温度为180 ℃。
碳化温度180 ℃, 碳化时间7 h, 不同催化剂用量制备的碳微球的SEM照片见图3。
![]() | 图3 不同催化剂用量制备的碳微球的SEM照片Figure 3 SEM images of carbon microspheres prepared at different catalyst dosages |
从图3可以看出, 催化剂用量0.4 g, 碳微球之间分布不均匀, 且粒径大小不一, 有的地方粒径较大或粘连较严重, 有的地方则比较稀疏; 催化剂用量0.6 g, 碳微球相对分布较均匀, 大小较规则; 催化剂用量0.8 g, 碳微球之间较密集, 且大小不规则, 并且还有不规则的块状物质。因此, 适宜的催化剂用量为0.6 g。
2.1.2 FT-IR
催化剂用量0.6 g, 对不同碳化温度和碳化时间制备的碳微球进行红外分析, 结果如图4所示。
![]() | 图4 不同碳化温度和碳化时间制备的碳微球的红外谱图Figure 4 IR spectra ofcarbon microspheres at different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
从图4可以看出, 碳微球的红外曲线大致相同。葡萄糖经碳化后, 保留了约3 220 cm -1处的羟基— OH吸收峰, 表明葡萄糖发生的是不完全碳化。在1 700 cm-1处的吸收峰为— > COOH伸缩振动峰。
在碳化温度180 ℃条件下, 考察碳化时间对纤维素水解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1。
![]() | 表1 碳化时间对纤维素水解率的影响 Table 1 Cellulose hydrolysis rate over carbon microspheres with different carbonization time |
由表1可知, 随着碳化时间的延长, 纤维素水解率先升高后下降, 7 h时水解率最大。从SEM照片可知, 碳化时间过短易导致碳材料的碳架结构形成不完全, 载入的磺酸基团数量少, 催化性能较差, 水解率较低; 碳化时间太长则会造成葡萄糖碳化过度, 磺酸基团反而不容易附着在碳化产物上, 催化剂活性下降。
在碳化时间7 h条件下, 考察碳化温度对纤维素水解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2。
![]() | 表2 碳化温度对纤维素水解率的影响 Table 2 Cellulose hydrolysis rate over carbon microspheres carboniz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
由表2可以看出, 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 纤维素水解率先增大后减小, 碳化温度180 ℃时, 水解率最高, 达46.22%。由SEM照片可知, 碳化温度过低, 原料不能碳化完全, 得到的碳化产物少, 且生成的碳骨架不稳定, 缩聚碳间孔隙也较大, 碳骨架不足以支撑足够多的活性位, 只能载入有限的磺酸基团数量, 催化性能较差, 水解率较低; 碳化温度过高, 碳材料容易被过度碳化, 使其结构致密程度过高, 缩聚碳间孔隙过小, 因而没有足够活性位进行磺化, 催化性能差, 水解率低。
因此, 制备成催化剂的碳微球的最适宜碳化温度为180 ℃, 碳化时间为7 h。
(1) 由SEM可知, 葡萄糖经过碳化后, 结构上发生很大的变化, 由棒状结构变成球状。不同碳化条件对碳微球性能有较大影响, 碳化温度过低或碳化时间过短, 都会使碳化不完全, 对碳微球性能产生影响。碳化温度过高或碳化时间过长, 碳化过度, 也对碳微球结构和性能有影响。碳化温度180 ℃和碳化时间7 h条件下制备的碳微球较均匀。
(2) 通过傅里叶红外分析, 葡萄糖经过碳化后保留了— OH的基团, 而碳微球出现— COOH基团。
(3) 将制备的碳微球催化剂用于纤维素水解, 在催化剂用量0.6 g、碳化温度180 ℃和碳化时间7 h条件下, 纤维素水解率最高, 为46.22%。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