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丁烯制备二异丁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苏海兰, 史立杰*, 高珠, 常俊石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发中心,北京 100176
通讯联系人:史立杰,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C1化工催化剂及工艺研发。E-mail:shilijie@xinaogroup.com

作者简介:苏海兰,1981年生,女,河北省承德市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业催化剂开发及应用。

摘要

车用乙醇汽油政策的实施,甲基叔丁基醚今后将无法作为汽油添加剂使用。甲基叔丁基醚生产装置停产,释放大量的异丁烯资源,如何更好地利用异丁烯成为炼油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油品质量的升级,烷基化油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介绍异丁烯的各种用途,综述异丁烯生产二异丁烯所用的催化剂以及在提高二异丁烯选择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异丁烯; 二异丁烯; 聚合
中图分类号:TQ426.94;TQ221.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143(2019)05-0022-04
Research progress on catalysts for diisobutylene production from isobutene
Su Hailan, Shi Lijie*, Gao Zhu, Chang Junshi
Beijing Technology R & D Center,Xindi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176,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thanol gasoline policy,methyl tert-butyl ether cannot be used as gasoline additive in the future.The shutdown of methyl tert-butyl ether plant releases a large number of isobutylene resources.How to make better use of isobutylene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refineries.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upgrading of oil product,the demand for alkylated oil will be increased.Various uses of isobutylene were introduced.catalysts for diisobutylene production from isobutene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selectivity improving of diisobutylene were reviewed.

Keyword: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 isobutene; diisobutylene; oligomerization

根据15部门印发的《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要求, 到2020年, 全国范围内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全覆盖。GB 18351-2017《车用乙醇汽油(E10)》标准规定, 乙醇汽油中除乙醇外的有机含氧化合物质量分数不大于0.5%, 即常用的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再也无法用作油品调合。

2016年, 国内甲基叔丁基醚产能17.5 Mt, 实际产量约12 Mt, 其中约95%作为汽油添加剂使用。甲基叔丁基醚一般以甲醇和异丁烯为原料生产, 乙醇汽油政策的实施, 甲基叔丁基醚装置面临停产和转产, 届时将约8 Mt异丁烯资源释放, 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异丁烯将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异丁烯的各种用途, 异丁烯生产二异丁烯所用的催化剂以及在提高二异丁烯选择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1 异丁烯用途

异丁烯主要来自生产乙烯副产的C4混合馏分、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副产的C4混合馏分以及正丁烷经异构化后脱氢制得。 异丁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低纯度的异丁烯可用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叔丁醇和烷基化油等, 高纯度的异丁烯可作为单体生产聚合物, 如丁基橡胶、聚异丁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1]

1.1 甲基叔丁基醚

国内异丁烯90%以上用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 是异丁烯最主要的应用市场。在大孔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催化剂作用下, 混合C4中的异丁烯与甲醇加成生成甲基叔丁基醚。该技术既可以生产甲基叔丁基醚, 又可以达到分离混合C4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裂解生成的甲基叔丁基醚制备高纯度聚合级异丁烯, 其可作为丁基橡胶及其他高聚物的单体。我国的炼油厂通常配套有甲基叔丁基醚生产装置。

1.2 叔丁醇

异丁烯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叔丁醇, 根据催化剂及工艺的不同, 可分为硫酸水合法、树脂并流水合法、溶剂树脂水合法、催化精馏法以及逆流水合法等[2]。叔丁醇是具有广泛用途的石化产品, 主要用于生产高纯度异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作为汽油添加剂等。

1.3 丁基橡胶

高纯度异丁烯可以作为单体与异戊二烯共聚生成丁基橡胶, 丁基橡胶气密性好, 主要用于各种轮胎的内胎、无内胎轮胎的气密层和各种密封垫圈, 在化学工业中用作盛放腐蚀性液体容器的衬里、管道和输送带, 农业上用作防水材料等。

1.4 烷基化油

在催化剂作用下, 丁烯的各种异构体可与异丁烷反应生成无芳烃、无苯、无烯烃、低硫、低蒸气压和辛烷值高的烷基化油。不同丁烯异构体生产的烷基化油的质量和辛烷值区别很大, 其中1-丁烯和2-丁烯生产的烷基化油的研究法辛烷值达97~98, 而异丁烯生产的烷基化油研究法辛烷值较低, 但仍然可达94~95, 是很好的汽油调和组分[3]

1.5 聚异丁烯

异丁烯齐聚反应可生成二聚异丁烯(二异丁烯)、三聚异丁烯及三聚以上的高聚物, 聚异丁烯主要用作黏合剂、电器绝缘材料、密封材料、润滑油增黏剂和特殊白油等。其中, 混合C4中的异丁烯可以在控制条件下选择性发生二聚反应, 生成三甲基戊烯为主的异辛烯, 异辛烯再加氢生成异辛烷, 该工艺称为间接烷基化技术, 所得到的产品组成和性质与烷基化油类似, 主要组分异辛烷的马达法辛烷值为100, 是公认的最理想的汽油组分, 通常用作车用汽油、航空汽油的添加剂。根据资料显示[4], 美国汽油调和组分中催化裂化汽油占34.5%, 重整汽油占33.5%, 烷基化油占12.5%, 而我国汽油调和组分中催化裂化汽油约占74%, 重整汽油占8%, 直馏汽油占14%, 烷基化油仅占0.5%。

随着汽油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的提高, 烷基化油的需求必将不断增加。异丁烯二聚反应所用的催化剂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的催化剂相同, 因此可以利用炼油厂面临停产的甲基叔丁基醚装置生产二异丁烯, 进而加氢生产异辛烷, 既解决了异丁烯的出路问题, 又可避免甲基叔丁基醚装置的闲置浪费, 对炼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2 异丁烯制备二聚异丁烯催化剂

异丁烯二聚的过程伴随大量的三聚甚至多聚物的生成, 多聚反应的发生不但使反应温度难以控制, 而且产物三聚体的沸点为(170~180) ℃, 已处于汽油馏程末端, 其加入量必须严格控制, 否则会影响汽油的辛烷值和干点。对于车用汽油而言, 一般加入量不超过 10%, 四聚体的沸点为(230~250) ℃, 已经完全超出汽油馏程, 不能加入汽油中, 因此异丁烯制备二异丁烯反应的关键在于提高催化剂对二异丁烯的选择性。

异丁烯齐聚反应通常采用固体酸催化剂, 主要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固体磷酸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和分子筛催化剂等[5]。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与其酸量直接相关, 可通过改性处理调变催化剂酸性进而提高二异丁烯的选择性。

2.1 大孔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大孔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酸性强、酸量均匀和孔径大等优点, 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的催化剂一样, 工业上通常采用大孔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异丁烯二聚反应的催化剂。

研究发现[6], 在反应物中引入极性物质使其优先吸附在阳离子树脂催化剂活性位上, 可降低阳离子树脂的催化活性, 从而提高二异丁烯选择性。徐泽辉等[7]考察了叔丁醇对异丁烯二聚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通过对比加入叔丁醇前后二异丁烯选择性的变化发现, 加入叔丁醇后异丁烯转化率下降, 二异丁烯选择性提高。加入叔丁醇之前, 异丁烯转化率为88.3%, 二异丁烯选择性为59.6%, 当在原料中加入0.6%的叔丁醇时, 异丁烯转化率为61.9%, 二异丁烯选择性提高至81.9%。周晓龙等[8]考察了甲基叔丁基醚和甲醇对异丁烯叠合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发现了与叔丁醇相似的规律, 即随着反应物中甲基叔丁基醚和甲醇的加入, 产物中二异丁烯选择性升高。当反应物中甲基叔丁基醚与异丁烯物质的量比为0.2时, 二异丁烯选择性提高至81%, 当反应物中甲醇与异丁烯物质的量比为0.6 时, 二异丁烯选择性提高至96.9%。

除引入极性物质可以改变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 采用金属离子交换法也可以改变阳离子树脂催化剂的酸量和活性, 进而改变催化剂对二异丁烯选择性。杜铭等[9]考察了钠离子交换的Amberlyst-15树脂催化剂对异丁烯二聚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未经钠交换的Amberlyst-15树脂催化剂, 产物中二聚体选择性非常低, 仅为8.7%, 产物中主要为三聚体和少量多聚体, 随着钠交换率提高, 异丁烯转化率逐渐降低, 二异丁烯选择性迅速升高, 当钠交换率为47%时, 二异丁烯选择性提高至94.3%。提高钠交换率不仅可以提高二异丁烯选择性, 还可以明显弱化反应温度对二异丁烯选择性的影响。钠交换率为47%的Amberlyst-15催化剂上二异丁烯选择性随反应温度变化不大, 在(30~50) ℃保持在93%以上。Liu Jing等[10]也对Na离子改性的Amberlyst-15树脂催化剂进行研究, 发现通过Na离子交换可以降低催化剂的酸量, 并明显提高二聚物选择性, 当Amberlyst-15树脂催化剂的酸量小于2.45 mmol· g-1时, 2, 4, 4-三甲基戊烯选择性接近100%, 且采用Na离子改性处理还可以明显改善催化剂寿命。袁鹏[4]考察了镍离子交换的Amberlyst-15树脂催化剂对异丁烯二聚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镍交换率上升, 异丁烯转化率下降, 二异丁烯选择性上升, 当镍交换率为32.3%时, 异丁烯转化率降至49.1%, 二异丁烯选择性提高至88%。

2.2 固体磷酸催化剂

固体磷酸催化剂是中等强度酸性的催化剂, 其齐聚反应的产物主要是二聚物, 是石油化工领域烯烃齐聚反应的常用催化剂。Anna Malaika等[11]研究了活性炭负载的固体磷酸催化剂H3PO4/AC对异丁烯二聚生产二异丁烯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磷酸负载量为1%的催化剂几乎没有活性, 随着磷酸负载量的升高, 催化剂上异丁烯转化率和选择性升高, 当磷酸负载量为40%时, 在180 ℃下, 催化剂活性最好, 异丁烯转化率为75%, 二异丁烯选择性接近90%。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将H3PO4/AC催化剂和Amberlyst-15催化剂进行对比, 发现两种催化剂在反应初始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相近, 反应结束时, H3PO4/AC催化剂活性无明显变化, 而Amberlyst-15催化剂上异丁烯转化率降至20%以下, 表明H3PO4/AC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优于Amberlyst-15催化剂, 认为催化剂的优良性能与其化学性质和结构性质有关。

2.3 氧化物催化剂

许多氧化物催化剂因为具有适宜的酸量, 在异丁烯齐聚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Tong Liwei等[12]研究了Ni/Al2O3催化剂对异丁烯二聚反应的活性, 结果表明, 随着Ni负载量由0.5%增加至3%, 异丁烯转化率由5%提高至97%, 而二异丁烯选择性则呈相反趋势, 由94.4%降至15.5%, 因此, 在适宜Ni负载量条件下, 可以同时得到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当Ni负载量为1%时, 异丁烯转化率57%, 二异丁烯选择性75%。

2.4 分子筛催化剂

分子筛孔道结构规则, 表面酸位分布均匀, 酸强度适中, 对异丁烯二聚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张宏宇[14]采用经HCl溶液、NH4NO3溶液和稀土金属改性处理的Y型分子筛和β 型分子筛催化异丁烯二聚生产二异丁烯的反应, 研究反应温度和空速对异丁烯转化率和二异丁烯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 经稀土金属交换处理的β 型分子筛催化剂活性最好, 在 180 ℃条件下, 异丁烯转化率86%, 二异丁烯选择性高于90%。

3 结 语

国家全面推广乙醇汽油的政策, 对甲基叔丁基醚的生产带来巨大冲击, 生产企业面临停产或转产。利用该装置, 以异丁烯为原料生产二异丁烯进而加氢生产异辛烷, 可有效利用异丁烯资源并避免装置闲置。通过对异丁烯二聚反应催化剂进行改进研究, 不断提高二异丁烯选择性, 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王万成. 甲基叔丁基醚裂解制异丁烯的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7. [本文引用:1]
[2] 董炳利, 周金波, 王艳飞, . 碳四烃中异丁烯水合制叔丁醇技术进展[J]. 应用化工, 2012, 41(4): 693-696.
Dong Bingli, Zhou Jinbo, Wang Yanfei, et al. Technical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tert-butanol from isobutylene in C4 fraction by hydrosynthesis[J].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2012, 41(4): 693-696. [本文引用:1]
[3] 石凤勇, 李志超, 方堃, . 炼厂异丁烯转产研究[J]. 中外能源, 2018, 23(4): 63-67.
Shi Fengyong, Li Zhichao, Fang Kun, et al. Study on alternative processing schemes for refinery isobutene[J]. Sino-Global Energy, 2018, 23(4): 63-67. [本文引用:1]
[4] 袁鹏. 异丁烯叠合制备二异丁烯的研究[D].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4. [本文引用:2]
[5] 苏德香, 田福平, 贺民, . 用于异丁烯齐聚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2008, 37(11): 1211-1217.
Su Dexiang, Tan Fuping, He Min, et al. Advances of isobutene oligomerization on solid acid catalysts[J]. Petro Chemical Technology, 2008, 37(11): 1211-1217. [本文引用:1]
[6] 徐泽辉, 房鼎业. 异丁烯二聚反应[J]. 化学进展, 2007, 19(19): 1413-1418.
Xu Zehui, Fang Dingye. Dimerization reaction of isobutene[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07, 19(19): 1413-1418. [本文引用:1]
[7] 徐泽辉, 叶军明, 瞿卫国, . 叔丁醇对异丁烯二聚反应选择性的影响[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07, 23(2): 152-156.
Xu Zehui, Ye Junming, Qu Weiguo, et al. Effect of tert-butyl alcohol on dimerization seleetivity of isobutene[J].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07, 23(2): 152-156. [本文引用:1]
[8] 周晓龙, 谢宇, 陈微微, . 异丁烯二聚制备高品质航空汽油调和组分[J]. 天然气化工, 2016, 41(3): 43-47.
Zhou Xiaolong, Xie Yu, Chen Weiwei, et al. High quality aviation gasoline components preperation by dimerization of isobutene[J]. Natural Gas Chemical Industry, 2016, 41(3): 43-47. [本文引用:1]
[9] 杜铭, 陈微微, 宋月芹, . 钠交换Amberlyst-15催化异丁烯叠合制二异丁烯[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7, 33(3): 419-425.
Du Ming, Chen Weiwei, Song Yueqin, et al. Oligomerization of isobutene catalyzed by Na exchanged Amberlyst-15 to produce diisobutene[J]. Acta Petrolei Sinica(Petroleum Processing Secion), 2017, 33(3): 419-425. [本文引用:1]
[10] Liu Jing, Ge Yuena, Song Yueqin, et al. Dimerization of isobutene on sodium exchanged Amberlyst-15 resins[J].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2019, 119: 57-61. [本文引用:1]
[11] Anna Malaika, Paulina Rechnia-Gorᶏcy, Monika Kot, et al. Selective and efficient dimerization of isobutene over H3PO4/activated carbon catalysts[J]. Catalysis Today, 2018, 301: 266-273. [本文引用:1]
[12] Tong Liwei, Chen Lifang, Ye Yinmei, et al. Kinetic studies on the dimerization of isobutene with Ni/Al2O3 as a catalyst for re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5, 23: 520-527. [本文引用:1]
[13] 张宏宇. 分子筛催化法合成二聚异丁烯的研究[J]. 云南化工, 2006, 33(4): 26-29.
Zhang Hongyu. Synthesis of diisobutylene by the catalysis of molecular sieve[J].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2006, 33(4): 26-2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