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ES-II技术配套系列催化剂联评
王高峰*, 姚文君, 向永生, 瞿朝霞, 张永泽, 李景锋, 高海波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60
通讯联系人:王高峰。E-mail:wanggaofeng_shy@petrochina.com.cn

作者简介:王高峰,1988年生,男,河北省邯郸市人,硕士,主要从事加氢催化剂的研究及推广工作。

摘要

以大庆炼化催化裂化(FCC)汽油为原料,模拟大庆炼化汽油加氢装置工业生产情况,串联评价工业生产的GRDES-II技术配套系列催化剂(GDS-10/22/32/42)。结果表明,在全馏分FCC汽油经过反应温度125 ℃的预加氢催化剂GDS-22后,按照切割温度50 ℃将其切割为轻汽油(LCN)、重汽油(HCN),其中HCN依次经过反应温度分别为245 ℃和360 ℃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GDS-32和辛烷值恢复催化剂GDS-42后,与LCN进行调和。与FCC汽油原料相比,调和产品的硫含量由110.74 mg·kg-1降至6.65 mg·kg-1,脱硫率为94%,烯烃体积分数降低9.8%,芳烃体积分数增加1.9%,RON损失0.7个单位,满足大庆炼化国ⅥA汽油调和要求。

关键词: 石油化学工程; 加氢催化剂; GARDES-II技术; 加氢脱硫; 降烯烃
中图分类号:TE624.9;TQ426.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143(2020)07-0042-07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GARDES-II series catalysts
Wang Gaofeng*, Yao Wenjun, Xiang Yongsheng, Qu Zhaoxia, Zhang Yongze, Li Jingfeng, Gao Haibo
Lanzhou Petrochemical Research Center,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PetroChina,Lanzhou 730060,Gansu,China
Abstract

Taking full-range FCC gasoline of Daqing Refining and Chemical Company as raw material and simulating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Daqing Refining and Chemical Company gasoline hydro-treating and upgrading unit,a series of GARDES-II technical supporting catalysts (GDS-10/22/32/42)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were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the pre-hydrogenation catalyst (GDS-22) was 125 ℃,the products was cut into light gasoline (LCN) and heavy gasoline (HCN) according to the cutting temperature of 50 ℃,and HCN was mixed with LCN after the selective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 (GDS-32) and octane number recovery catalyst (GDS-42) with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245 ℃ and 360 ℃ 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FCC gasoline feedstock,the sulfur content of the blended product decreased from 110.74 mg·kg-1 to 6.65 mg·kg-1,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was 94%,the olefin content decreased by volume fraction of 9.8%,the aromatics content increased by volume fraction of 1.9%, and the RON loss was 0.7 units,which met the blending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StandardⅥA stage of gasoline in Daqing Refining and Chemical Company.

Keyword: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hydrogenation catalyst; GARDES-II technical; hydrodesulfurization; olefin-reducing

我国车用汽油中65%左右为FCC汽油, 但FCC汽油具有高硫、高烯烃含量的特性[1, 2]。201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车用汽油国Ⅴ 标准, 要求汽油中的硫含量不大于10 mg·kg-1, 烯烃含量不大于体积分数25%; 2019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国Ⅵ A标准, 要求汽油中的硫含量不大于10 mg·kg-1, 烯烃含量不大于体积分数18%; 2023年1月1日计划执行国Ⅵ B标准, 要求汽油中的硫含量不大于10 mg·kg-1, 烯烃含量不大于体积分数15%[3, 4, 5]。因此, 降烯烃已成为实现清洁汽油质量升级的迫切需求。

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福州大学合作开发的FCC汽油加氢改质技术— GARDES已在生产国Ⅳ /Ⅴ 标准清洁汽油时得到应用, 实现了产品硫含量小于10 mg·kg-1, 烯烃体积分数降幅4%~6%, 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小于1.5个单位的目标[6]。为了应对车用汽油国Ⅵ 标准对FCC汽油产品质量提出的更为苛刻的要求, GARDES技术研发团队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 在基本不改变工艺流程、不新增设备的前提下, 仅通过升级系列加氢催化剂的性能开发出了GARDES-Ⅱ 技术及配套系列催化剂GDS-10/22/32/42。相比GARDES技术配套系列催化剂GDS-10/20/30/40, GARDES-Ⅱ 技术配套催化剂中, GDS-22催化剂除了提高硫醇转化率、双烯选择性饱和能力之外, 还兼具烯烃双键异构功能; GDS-32催化剂采用介-大孔双模氧化铝载体, 在保持较高脱硫活性的同时, 显著提高了加氢脱硫选择性, 并兼具烯烃单支链异构功能; GDS-42催化剂采用梯级孔ZSM-5分子筛, 兼具补充脱硫功能的同时, 还改善了烯烃定向转化能力。

2019年,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大庆炼化)选用GARDES-Ⅱ 技术对其已有1 500 kt·a-1汽油加氢装置进行国Ⅵ 汽油升级改造。为了确保该装置的高效稳定运行, 本工作以大庆炼化FCC全馏分汽油为原料, 模拟实际工况, 采用工业生产的GARDES-Ⅱ 配套系列催化剂进行串联评价, 旨在基于大庆炼化油品的特点, 结合催化剂的性能, 研究操作工艺条件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联关系, 以便更好的指导该汽油加氢装置生产国Ⅵ 汽油的开车及运行。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性质

实验所用原料为大庆炼化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全馏分FCC汽油, 主要物性参数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 大庆炼化FCC汽油的砷含量较高为219.6 μ g·kg-1

表1 大庆炼化全馏分FCC汽油物性参数 Table 1 Physical property parameters of full-range FCC gasoline from Daqing Refining and Chemical Company
1.2 评价工艺流程

模拟评价大庆炼化汽油加氢装置流程如图1所示, 全馏分FCC汽油经过装有GDS-10保护剂和GDS-22预加氢催化剂的预加氢反应单元, 然后经切割塔切割为LCN与HCN, 其中HCN依次经过装有GDS-10保护剂和GDS-32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反应单元和装有GDS-42辛烷值恢复催化剂的反应单元后, 与LCN进行调和获得调和产品。

图1 评价工艺流程Figure 1 Evaluate process flow

表2为GARDES-II技术配套系列催化剂的主要物性指标。

表2 GARDES-Ⅱ 技术配套系列催化剂性质 Table 2 Properties of catalysts for GARDES-Ⅱ technology
1.3 评价装置与催化剂装填

本次催化剂联合评价工作在A、B两套等温床装置上进行, 其中A套装置的装填规模为500 mL, 并带有在线常压切割塔功能; B套装置由两个装填规模为250 mL的两段反应器串联组成。

联合评价催化剂的装填方式完全模拟装置开工时的装填方式, 即A套装置反应器上部装填保护剂GDS-10、下部装填预加氢催化剂GDS-22; B套装置一段反应器上部装填保护剂GDS-10、下部装填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GDS-32, 二段反应器装填辛烷值恢复催化剂GDS-42。其中GDS-22、GDS-32、GDS-42在装填时使用了ϕ 3 mm的惰性瓷球进行稀释。各反应器催化剂的装填方式和装填量如图2所示。

图2 各反应器中催化剂的装填方式及装填量Figure 2 Loading method and quantity of catalyst in each reactor

1.4 催化剂预硫化

评价所用的催化剂为氧化态, 使用前需经过硫化处理将金属氧化态转变为硫化态, 催化剂活性才能得以较好的发挥。硫化时, 首先在氮气气氛中升温至150 ℃并恒温2 h, 然后切换氢气并切入硫化油(加氢石脑油, 含质量分数1.5%的二硫化碳), 4 h升温至230 ℃, 恒温4 h, 之后再2 h升温至280 ℃, 恒温8 h, 硫化结束。最后, 以自然降温的方式降温至各反应投油所需温度, 要求该过程一直注入硫化油。各反应的初始投油工艺条件如表3所示。

表3 开工投油工艺条件 Table 3 Process conditions for start-up and oil feeding
2 结果与讨论
2.1 全馏分FCC汽油预加氢

全馏分FCC汽油经过预加氢催化剂GDS-22目的是转移油品中沸点较低的硫醇, 以及选择性的加氢饱和二烯烃。在反应压力2.4 MPa, 氢油体积比7:1, 空速3.0 h-1的条件下, 对GDS-22开展了约650 h的运转评价。评价过程中, GDS-22催化剂所在反应器入口温度控制情况如图3所示, 产品的硫醇硫含量以及脱硫醇硫率如图4所示。

图3 预加氢催化剂GDS-22反应温度的调整Figure 3 Adjustmen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GDS-22 pre-hydrogenation catalyst

图4 预加氢产品硫醇含量及脱硫醇率变化趋势Figure 4 Change trend of mercaptan content and mercaptan removal efficiency of pre-hydrogenation product

大庆炼化全馏分FCC汽油原料中硫醇硫含量为17.05 mg·kg-1。由图3和图4可知, GDS-22催化剂运转80 h时, 预加氢产品的硫醇硫含量降至8.6 mg·kg-1。当入口温度升至125 ℃时, 产品硫醇硫含量平均为2.94 mg·kg-1, 硫醇硫的平均脱除率为82.8 %, 表明在该温度下, 通过GDS-22催化剂可使硫醇与烯烃反应生成硫醚, 实现轻质硫醇的重质化, 有效降低轻汽油中的硫含量, 为后续轻汽油的醚化及调和提供了产品品质保障。另外, FCC汽油的二烯为1.49 gI·100g-1, 在反应温度为125 ℃时, 预加氢产品的二烯为0.43 gI·100g-1, 可知GDS-22在该温度下的双烯烃脱除率为71.1 %, 可脱除大部分的二烯烃, 有效的防止了后续加氢改质催化剂所在床层的结焦。

2.2 HCN选择性加氢脱硫与辛烷值恢复

HCN选择性加氢脱硫主要目的是脱除重汽油中的噻吩、甲基噻吩等大分子含硫化合物, 同时HCN中的烯烃在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GDS-32上发生单支链异构反应, 为下一步在辛烷值恢复催化剂GDS-42上发生双支链异构化等反应创造条件, 生成辛烷值较高的组分以减小辛烷值损失, 同时GDS-42可以补充脱除HCN中剩余的硫醇、硫醚等小分子含硫化合物。在反应压力1.6 MPa, 氢油体积比300:1, 空速3.0 h-1(GDS-32)、2.0 h-1(GDS-42)的条件下, 对GDS-32催化剂和GDS-42催化剂进行了672 h的运转评价。评价过程中, GDS-32、GDS-42催化剂所在反应器的入口温度调整如图5所示, 重汽油产品的总硫含量以及脱硫率的变化如图6所示。

图5 评价过程中GDS-32、GDS-42反应温度的调整Figure 5 Adjustmen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GDS-32 and GDS-42 during evaluation

图6 HCN产品总硫含量及脱硫率变化Figure 6 Change of total sulfur content and desulfurization rate of HCN products

由图5和图6可知, GDS-32、GDS-42运转176 h时, GDS-32反应温度为230 ℃, GDS-42反应温度为325 ℃, HCN加氢改质产品的总硫含量降至9.30 mg·kg-1, 小于10 mg·kg-1。在运转的176 h至672 h期间, HCN产品总硫含量平均为9.02 mg·kg-1, 平均总脱硫率为96.2 %, 可满足大庆炼化国Ⅵ 汽油组分调和对FCC汽油产品总硫含量的要求。

装置运转过程中, 采用了3组不同切割比例的HCN原料, 其中416 h前采出量为质量分数35%, 416 h至568 h期间采出量为质量分数30%, 568 h以后采出量为质量分数26%。不同切割比下HCN原料组成变化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 切割比的调整对于HCN中烯烃含量的影响较大, 即随着LCN采出量的逐渐下降, 越来越多的烯烃进入到HCN中。有研究[7]表明, 经过切割得到的轻馏分油中的烯烃、异构烷烃含量要高于全馏分FCC汽油以及重馏分油, 并且轻馏分油中的烯烃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

图7 不同LCN采出量时HCN原料的组成(PONA数据)Figure 7 Composition of HCN raw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LCN recovery (PONA data)

与HCN原料相比, HCN产品组成变化量随着切割比的变化规律如图8所示, 图中数据为PONA分析结果。结合图5和图8可知, 在GDS-32/GDS-42的初始投油温度200 ℃/300 ℃时, 催化剂基本无异构化/芳构化功能, 但是烯烃含量降低, 这应该是由于烯烃加氢饱和造成的。随着温度的升高, GDS-32/42分别为235 ℃/335 ℃时, 开始出现异构烷烃增量。在416 h之后改用LCN采出量为质量分数30%的HCN后, 同时提高GDS-32/42的反应温度到240 ℃/345 ℃时, 烯烃降幅较大且异构烷烃含量明显增加, 表明具有更高反应活性的小分子烯烃进入HCN后有利于FCC汽油的异构化; GDS-42反应温度升高至360 ℃后, 芳烃的增量明显增加, 催化剂开始显现出芳构化功能; GDS-42反应温度自360 ℃升高至365 ℃时, 异构烷烃的含量基本维持不变, 而芳烃增量明显变大, 表明360 ℃以后芳构化占主导地位; 改用采出量为质量分数26%的HCN后, 原料的烯烃含量升高, 但保持GDS-32反应温度245 ℃不变, 降低GDS-42的反应温度5 ℃至360 ℃时, 烯烃体积分数降幅减少了约2%, 而异构烷烃、芳烃的含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表明高温下反应温度对烯烃的定向转化较为敏感。

图8 HCN产品组成变化(PONA数据)Figure 8 HCN product composition changes (PONA data)

图9为HCN产品中Cn烯烃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趋势, 升温过程中在335 ℃以后改用了采出量为质量分数30%的HCN原料。

图9 不同反应温度下Cn烯烃含量变化趋势Figure 9 Change trend of Cn olefin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

由图9可知, GDS-42反应温度在325 ℃时开始显现出C4、C5烯烃含量增加的趋势, 至335 ℃以后增量明显, 表明分子筛开始表现出明显的裂化活性, 大分子的烃类裂化生成了小分子烯烃; C3烯烃未能检测到明显的增量, 是因为C3烯烃本身沸点较低, 大部分跟随尾气排出。345 ℃与360 ℃产物相比, C6烯烃出现了明显下降, 结合图8发现GDS-42在360 ℃时表现出了明显的芳构化活性, C6烯烃更多的芳构化生成芳烃。且涂先红等[8]研究模型化合物在ZSM-5分子筛的异构化/芳构化活性的结果表明, 1-己烯的芳构化活性远大于1-辛烯。由图9还可看出, HCN中C6烯烃的含量最多, 有利于生成高辛烷值的芳烃。C6等烯烃的芳构化能够减小加氢精制过程造成的辛烷值损失, 这与下文中调和产品的烯烃降量体积分数9.8%时, RON损失0.7个单位有关。

因此, 通过调整切割塔LCN的采出比例可使更多的C6以下小分子烯烃进入HCN组分当中, 为催化剂GDS-42烯烃定向转化提供原料, 这是大幅降烯烃、保辛烷值的关键, 但这要求GDS-2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硫醇转移功能, 以确保轻汽油硫含量满足要求; 同时GDS-3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选择性, 避免小分子烯烃在定向转化前就被加氢饱和。

2.3 LCN与HCN调和产品

装置运行过程中取工艺稳定阶段的产品进行调和, GDS-22反应温度125 ℃, 压力2.4 MPa, 氢油体积比7:1, 空速3.0 h-1; GDS-32/GDS-42反应温度245 ℃/360 ℃, 压力1.6 MPa, 氢油体积比300:1, 空速3.0 h-1/2.0 h-1, 采出量为质量分数26%。原料及调和产品的性质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 与FCC全馏分汽油相比, 调和产品的总硫降至6.65 mg·kg-1, 脱硫率为94.0 %, 硫醇硫未检测出, 烯烃降量体积分数9.8%, 芳烃增量体积分数1.9%, RON损失0.7个单位。满足大庆炼化对催化剂提出的使用要求。

表4 FCC汽油与调和产品性质 Table 4 FCC gasoline and blending product peroperties
3 结论

(1) 以大庆炼化FCC汽油为原料, 采用GARDES-II技术在等温床评价装置上对其配套的GDS-10/22/32/42模拟工业生产情况进行了串联评价。预加氢催化剂GDS-22的运转结果表明, 在反应温度为125 ℃, 压力2.4 MPa, 空速3.0 h-1, 氢油体积比7:1时, 全馏分FCC汽油的硫醇硫脱除率为82.8 %, 双烯烃脱除率为71.1 %。HCN产品在GDS-32/GDS-42(反应温度分别在230 ℃/325 ℃以上)运转(176~672) h时, 总硫含量平均为9.02 mg·kg-1, 总硫脱除率平均为96.2 %。

(2) 在GDS-22反应温度为125 ℃, 压力2.4 MPa, 空速3.0 h-1, 氢油体积比7:1; GDS-32/GDS-42的反应压力1.6 MPa, 氢油体积比300:1, 空速分别为3.0 h-1/2.0 h-1, 反应温度分别为245 ℃/360 ℃, 轻汽油采出量为质量分数26%时, 取样进行调和。与FCC全馏分汽油相比, 调和产品总硫含量为6.65 mg·kg-1, 脱硫率为94.0 %, 产品烯烃降量体积分数9.8%, 芳烃增量体积分数1.9%, RON损失0.7个单位, 可满足大庆炼化汽油池国VIA调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于兆臣, 田文君. FCC汽油生产国Ⅵ汽油工艺路线的工业应用[J].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7, 47(8): 11-15.
Yu Zhaochen, Tian Wenju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process route of FCC gasoline producing Guo VI gasoline[J]. Petroleum Refinery Engineering, 2017, 47(8): 11-15. [本文引用:1]
[2] 张永泽, 胡晓荣, 张岩, . 大孔氧化铝对FCC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19, 35(1): 33-38.
Zhang Yongze, Hu Xiaorong, Zhang Yan, et al. Effect of macroporous alumina on the performance of FCC gasoline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J].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9, 35(1): 33-38. [本文引用:1]
[3] 黄宏林, 李烨, 曾超. 宁夏石化汽油加氢装置试生产国V汽油总结[J]. 石油化工应用, 2017, 36(3): 136-140.
Huang Honglin, Li Ye, Zeng Chao. Summary of China V trial production of gasoline hydrogenation unit in Ningxia petrochemical[J].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 2017, 36(3): 1336-140. [本文引用:1]
[4] 兰创宏, 李志超, 吴占永, . 庆阳石化国Ⅵ汽油升级研究[J]. 当代化工, 2017, 46(11): 2330-2333.
Lan Chuanghong, Li Zhichao, Wu Zhanyong, et al. Study on phase VI gasoline upgrading route for Qingyang Petrochem-ical Company[J].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2017, 46(11): 2330-2333. [本文引用:1]
[5] GB 17930-2016. 车用汽油[S]. [本文引用:1]
[6] 高海波, 张永泽, 崔勇, . GARDES-Ⅱ汽油加氢精制技术的工业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9, 50(6): 18-23.
Gao Haibo, Zhang Yongze, Cui Yong, et 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gasoline hydrofining technology GARDES-II[J].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 2019, 50(6): 18-23. [本文引用:1]
[7] 陈治平, 徐建, 石冈, . 催化裂化汽油临氢异构化/芳构化改质过程的反应特性[J]. 化工学报, 2014, 65(7): 2751-2760.
Chen Zhiping, Xu Jian, Shi Gang, et al. Hydroisomerization and aromatization hydro-upgrading behavior of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gasoline[J]. CIESC Journal, 2014, 65(7): 2751-2760. [本文引用:1]
[8] 涂先红, 方向晨, 赵乐平, . C6~C8烃类转化及芳构化反应机理的研究[J]. 工业催化, 2007, 15(1): 19-23.
Tu Xianhong, Fang Xiangchen, Zhao Leping, et al. Studies on mechanism for conversion and aromatization of C6-C8 hydrocarbons[J]. Industrial Catalysis, 2007, 15(1): 19-2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