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翠亚,1988年生,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无机材料的研究。
无机材料TiO2和SiO2因稳定性好、无毒害等性能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TiO2-SiO2复合材料因TiO2和SiO2组分的协同作用,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性能。综述TiO2-SiO2复合材料在药物缓释、光催化、吸附、抗菌等相关应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As inorganic materials,TiO2 and SiO2 are widely studied and used because of their good stability,non-toxic and other excellent properties.TiO2-SiO2 composite is widely studied more because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iO2 and SiO2,which shows better performance.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iO2-SiO2 composite in drug release,photocatalysis,adsorption and antibiosis has been summariz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study.
无机氧化物表面易于改性, 若将不同的无机氧化物结合在一起, 制备成复合材料, 可呈现出特殊的协同效应, 产生更优的性能[1]。TiO2-SiO2复合材料因性能优异, 成为药物缓释等领域应用研究的热门材料。本文介绍近年来TiO2-SiO2复合材料在药物缓释、光催化、吸附、抗菌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空SiO2纳米微球因密度低、稳定性好、无毒害、价廉、易改性, 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2], 适当的官能团修饰可以提升其药物的吸附和释放性能。同时, TiO2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耐热性、杀菌性、机械强度等, 也被广泛关注, 但因其载药率低, 存在突释问题, 限制了其在缓控释药物方面的应用, 功能化修饰为该问题提供了良好解决方案[3]。
石燕[4]以共聚物微球为模板, 制备了TiO2/SiO2复合中空微球, 再对内层进行改性。首先, 采用硬脂酸对内层二氧化钛进行疏水改性, 增强其萃取、浓缩作用, 以疏水性药物布洛芬为实验对象, 结果表明, 改性在增大其载药量的同时, 还延缓了极性释放介质的进入, 起到了缓释的效果。同时, 考虑到卵磷脂为双层两性分子结构, 可以成为疏水药物和亲水药物的良好载体, 该作者利用TiO2对卵磷脂的化学吸附性(路易斯酸碱理论), 对TiO2/SiO2复合微球的中空内层进行改性, 结果表明, 经卵磷脂改性的微球引入了疏水长链, 载药量增大, 减慢了释药速率。该研究制备的中空微球内外表面性质不同, 打破了仅通过调节孔径大小实现药物可控释放的局限性。
彭红霞等[5]认为无定形TiO2除与SiO2一样, 具有孔道规则、表面易改性和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外, 还具备可体内荧光成像及微波-热转换特性, 将SiO2、TiO2和溶解热法制备的磁性核材料Fe3O4颗粒结合,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模板法将无定形SiO2与TiO2包覆在Fe3O4核表面, 制备了具有磁性、发光和微波热转换特性的Fe3O4@SiO2@mTiO2介孔多功能纳米复合颗粒。分析结果表明, 该材料拥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优良的微波热响应特性和发光性能, 是一种优异的靶向药物传输和控释材料, 并可扩展应用范围至微波热疗等领域。
曹培等[6]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方法对短棒状介孔SiO2进行了亲水性聚合物接枝,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短棒状介孔SiO2/TiO2光催化剂复合材料, 在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中, 有效地提高了TiO2的吸附性, 增强了光催化效果。
强琳辉等[7]认为纳米TiO2作为一种传统的环保型光催化剂, 具有价低、易制备等优点, 但却存在实际应用无法有效回收的问题。同时, 考虑到多孔SiO2可耐较高温, 若选用其作为载体, 简单煅烧便可清除污染物, 可循环使用。采用溶胶-凝胶结合溶剂置换-逐级干燥技术制备了多孔SiO2/TiO2复合催化剂, 结果表明, 多孔SiO2/TiO2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接近于商用纳米TiO2催化剂 P25的同时, 可重复利用性能更好。
朱宁芳等[8]采用水热合成法,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SiO2为核, 制备了壳核纳米材料SiO2/TiO2, 其中TiO2晶相为锐钛矿和金红石, 并将此材料应用于罗丹明 B溶液光催化分解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时间40 min后, 罗丹明 B溶液即可变为无色透明。
吴春丽等[9]采用溶胶-凝胶法将TiO2包裹在Strober-Fink-Bohn方法制备的SiO2纳米微球表面, 制备了SiO2/TiO2核壳复合粒子, 以浓度为20 mg·L-1的亚甲基蓝水溶液作为污染物, 考察不同热处理温度制备的材料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400 ℃高温焙烧后, TiO2包覆层由无定型转变为锐钛矿型, 此时的催化效果最好, 反应时间90 min时, 亚甲基蓝降解率可达到96.27%。
陈浩等[10]认为相对于纯TiO2, 增加SiO2壳层可引入Si-OH键, 更有利于Fe3O4@SiO2@TiO2复合物的形成, 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水热法制备出核壳结构Fe3O4@SiO2@TiO2复合物。结果表明, 该复合物对罗丹明 B 脱色率可达97%, 光催化性能良好。
焦琳娟等[1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的磁分离特性的Fe3O4@SiO2@TiO2复合光催化剂, 并探讨了Fe3+掺杂对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Fe3+掺杂量为物质的量分数0.35%时, 复合光催化剂性能最好, 5次循环使用后催化剂回收率超过90%, 降解率超过85%。
师艳婷等[12]通过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辅助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颗粒后, 再采用溶胶-凝胶法依次将SiO2和TiO2包覆在Fe3O4表面, 制备Fe3O4/SiO2/TiO2核壳纳米颗粒。结果表明, IS-RPB辅助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性能优异, 复合材料饱和磁化强度为5.56 emu·g-1, 光照 2 h后, 对苯酚降解率可达86.7%, 性能优于Fe3O4/TiO2。
刘真真等[13]为了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 采用层层自组装法, 制备了SiO2@TiO2核壳型复合材料。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材料对酪蛋白磷酸肽(CPPs)的吸附率为93.0%, 解吸率可达81.5%。复合材料性能优异, 提高了磷酸肽的分离富集效果。
王平等[14]以硅酸钠和钛酸丁酯为原料, 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备SiO2/TiO2复合催化吸附材料, 并用于含氰废水处理。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不单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且光催化性能良好, 既能吸附水中的铜离子, 又能光催化分解其中的氰根离子。
刘泽洋等[15]认为纯TiO2膜与基体表面粘附性差, 表面不能长期保持亲水性, 限制了其在亲水膜材料领域的应用, 通过掺杂SiO2可提高TiO2薄膜的亲水性能和耐久性能。将TiO2溶胶与SiO2溶胶混合, 采用提拉-浸渍法制备SiO2/TiO2混合溶胶薄膜, 经焙烧处理改性, 改性薄膜亲水角接近于0。
孙平等[16]认为当TiO2受到大于带隙能的光照射时, 能起到杀菌作用, 但粒子常常会发生团聚, 若利用SiO2作为载体材料, 将TiO2粒子覆盖在其表面, 则不仅可减弱团聚现象, 且形成的新化学键(Ti-O-Si)可降低TiO2跃迁能, 同时, SiO2粒子含有的许多表面羟基(OH-)增强了体系的杀菌作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SiO2/TiO2复合抗菌材料, 其中, 焙烧温度为200 ℃的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
陈一凡等[17]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载体SiO2, 再通过水解法制备负载型TiO2@SiO2复合光催化材料, 采用平板涂布法, 检测其抗菌性能。结果发现, 钛掺杂可有效提高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细菌荧光检测证明, 其抗菌机理为, 细胞内部迁入了复合材料所产生的活性氧, 细胞体被氧化损伤。
梅迎春等[18]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球模板, 在溶剂热法制备TiO2覆盖层过程中加入Eu(NO3)3溶液(1 moL·L-1), 成功制备了SiO2@TiO2:Eu3+微米核壳微球, 其中TiO2为锐钛矿晶相。由于稀土Eu3+的引入, 在紫外光激发下, 该核壳微球具有非常强的红外发射功能, 应用场合可拓宽至发光荧光粉、平板显示及场发射显示装备等领域。
TiO2-SiO2复合材料因 TiO2和 SiO2材料的复合协同, 不仅继承了单成分的优点, 而且赋予了其新的功能, 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优化了其性能。该复合材料在药物缓释、光催化、吸附、抗菌等相关应用领域, 尤其是光催化领域表现出来的优良性能, 证实了其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未来对其成分、结构、参数等更深入的研究, 必将会使其得到进一步更好的应用。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