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国峰,1987年生,男,甘肃省武威市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工业催化。E-mail:419987266@qq.com
采用硫酸锆为锆源,对无定型硅铝分子筛(ASA)进行改性,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Mo/Zr-ASA加氢催化剂,在悬浮床反应器上考察Zr改性前后催化剂的煤焦油加氢脱硫脱氮性能。采用XRD和 TEM等对改性前后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Zr改性后,催化剂Cat-Zr-ASA上的金属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颗粒均匀,粒径较小。与未改性的催化剂Cat-ASA相比,Zr改性后的催化剂Cat-Zr-ASA上加氢产物S含量和N含量分别降低了56.4%和63.8%。
Using zirconium sulfate as zirconium source,amorphous silica alumina molecular sieve (ASA) was modified.Then Ni-Mo/Zr-ASA hydrogenation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equal volume impregnation.The hydro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 before and after Zr modif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slurry-phase hydrocracking.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TEM.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Zr modification,the metal active components of the Cat-Zr-ASA catalyst are highly dispers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the particles are uniform and the particle size is small.Compared with the unmodified Cat-ASA catalyst,the content of S and N on modified Cat-Zr-ASA catalyst was decreased by 56.4% and 63.8%,respectively.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 煤焦油作为煤化工的主要副产物其数量日益剧增, 由于煤焦油含有S、N和O等杂原子化合物, 因此, 煤焦油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如果直接作为燃料燃烧, 产生的烟气中会含有大量的SOx和 NOx气体, 污染空气[1, 2, 3]。
研究者采用加氢技术, 一方面使煤焦油中的芳烃达到饱和, 另一方面脱除煤焦油中S、N和O等杂原子化合物[4, 5], 从而实现将煤焦油转化为清洁燃料油的目标。常用的催化剂载体有金属氧化物载体和分子筛载体, 常见的有γ -Al2O3、SiO2和Y型分子筛等; 常用的活性组分有Ni、Mo、W和Co等金属[6]。也有研究者在催化剂中加入少量的B、F、P和Ti等助剂, 来改善催化剂表面酸性, 调整比表面积和孔结构[7, 8, 9]。
本文采用硫酸锆为锆源, 对无定型硅铝分子筛(ASA)进行改性,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Mo/Zr-ASA加氢催化剂, 并考察煤焦油加氢脱硫脱氮性能。
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锆[Zr(SO4)2· 4H2O,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溶液, 等体积浸渍无定型硅铝分子筛(ASA), 室温浸渍过夜后于烘箱中120 ℃干燥12 h, 然后在马弗炉中500 ℃焙烧3 h, 得到改性分子筛, 记作Zr-ASA, 其中ZrO2质量分数为4%。
配制一定量的硝酸镍[Ni(NO3)2· 6H2O,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和钼酸铵[(NH4)6Mo7O24· 4H2O,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溶液, 磁力搅拌2 h, 等体积浸渍一定量的ASA和Zr-ASA载体, 室温浸渍过夜后于烘箱中120 ℃干燥12 h, 然后在马弗炉中500 ℃焙烧3 h, 得到不同载体的催化剂, 分别记作Cat-ASA和Cat-Zr-ASA。其中活性组分NiO和Mo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5%。
采用荷兰Panalytical公司的X'Pert Pro进行XRD表征, CoKα , 扫描范围10° ~90° 。
TEM测试采用日本Rigaku公司的JEM-2100F 透射电镜进行观察。
在悬浮床上进行低温煤焦油加氢脱硫脱氮性能评价。将原料油、催化剂和一定量的硫磺粉加入反应釜, 先进行预硫化, 后进行加氢反应。反应结束后, 通过硫氮分析仪对加氢产物中的总 S 含量和总 N含量进行测定分析。
载体 ASA及改性前后催化剂的XRD图见图1。
由图 1 可以看出, 未改性的催化剂Cat-ASA, 在2θ =27.230° 、29.965° 、31.952° 和45.774° 出现了MoO3特征衍射峰(JCPDS 00-001-0706), 而Zr改性的催化剂Cat-Zr-ASA上并没有出现MoO3特征衍射峰, 其XRD图与载体ASA图基本一致, 表明Zr改性后, 金属活性组分Mo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 没有发生团聚现象。
改性前后催化剂的TEM照片如图2所示。
由图 2可以看出, 改性前后催化剂上出现了明显的活性金属组分颗粒。在催化剂Cat-ASA上, 金属颗粒出现了团聚现象, 某些颗粒集聚在一起形成了较大颗粒, 导致催化剂活性位受阻, 活性降低。经过Zr改性后的催化剂Cat-Zr-ASA, 金属组分颗粒较小, 分散较均匀。这可能是经过Zr改性后的载体酸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10, 11, 12, 13], 同时, Zr的加入修饰了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使得活性组分更好地分散在载体表面, 减少了活性组分集聚, 这与XRD结果一致。
在反应压力6.5 MPa、反应温度400 ℃和反应时间8 h条件下, 加氢产物的S、N含量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 两种催化剂上加氢产物S、N含量存在较大差别, 与Cat-ASA相比, Cat-Zr-ASA上加氢产物S含量降低了56.4%, N含量降低了63.8%, 表现出较好的脱S、脱N性能, 这归因于Zr的改性, Zr改性后催化剂的活性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 从而提高了催化剂脱硫脱氮性能, 有助于煤焦油加氢和脱除杂原子。这与XRD和TEM结果一致。
经过Zr改性后, 催化剂Cat-Zr-ASA上的金属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 颗粒均匀, 粒径较小。与未改性的催化剂Cat-ASA相比, Zr改性的催化剂Cat-Zr-ASA表现出较好的脱硫脱氮性能。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