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装置丙烯产率提高措施
艾明*, 詹庆丽, 许刚峰, 王伟, 徐小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玉门油田分公司,甘肃 玉门 735200

作者简介:艾 明,1983年出,本科,工程师,现从事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研究。E-mail:aming5_1@163.com

摘要

为提高催化裂化装置盈利能力,装置采取对标分析,发现装置中丙烯产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车间拟定采取措施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丙烯收率。车间通过采取加注丙烯助剂的措施,在丙烯助剂占系统藏量5%时,丙烯产率提高1.24%,实现快速有效地提高丙烯收率,提升装置盈利水平。重点介绍了加入丙烯助剂的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价,对行业实施增产丙烯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石油化学工程; 催化裂化; 丙烯助剂; 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TE624.4+1;TQ426.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143(2021)07-0067-04
Measures to improve propylene yield in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Ai Ming*, Zhan Qingli, Xu Gangfeng, Wang Wei, Xu Xiaoke
Yumen oilfield Company of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Yumen 735200,Gansu,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fitability of FCC unit,the unit adopts standard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pylene yield in the unit and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industry,and the workshop plans to take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 propylene yield of high value-added products.By adding propene additives to the workshop,the propene yield can be increased by 1.24% when the amount of propene additives accounts for 5%. The propene yield can be improved quickly and effectively,and the profit level of the unit is enhanced.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adding propene additives,which can be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y to increase propene production.

Keyword: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atalytic cracking; propylene additives;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某炼油厂原油加工规模2.5 Mt· a-1, 与全国炼化企业相比, 自身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随着国内一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相继投产, 炼油产能过剩加剧, 国内汽柴油市场供大于求已成为常态, 产销矛盾日益突出。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病毒的传播和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 炼油厂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困难、压力和挑战。为应对困难, 迎接挑战, 催化车间在炼油化工总厂的引领下大力开展“ 降本控费, 提质增效” 的活动, 通过对标行业关键指标, 发现该装置丙烯产率仅4.19%, 与行业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随着聚丙烯等衍生物需求的迅速增长, 对丙烯的需求逐年俱增, 且丙烯价格比汽油和液态烃有优势。

目前, 世界上66%的丙烯来自蒸气裂解生产乙烯副产品, 32%来自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多产丙烯, 涉及到的工艺有催化裂解(DCC)、MGG(多产液化气和高辛烷值汽油催化裂化工艺)和ARGG(处理常压渣油以多产液化气和高辛烷值汽油催化裂化工艺)等[1]。根据装置现状, 最适合方式是加入丙烯助剂, 多产丙烯。本文对提高丙烯产率的方案、实施和效果进行研究。

1 方案

通过对标某炼化板块催化装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发现2020年上半年该装置液态烃中丙烯含量38.52%, 略低于2018年炼化板块平均值(平均值38.91%), 但丙烯产率仅4.19%, 与炼化企业平均水平(丙烯平均产率5.63%)存在较大差距。表1为催化车间2020年1-6月丙烯产率。

表1 2020年1-6月装置丙烯产率 Table 1 Propyleneyield of the plant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20

某炼油厂聚丙烯装置设计产能40 kt· a-1, 2020年1~6月加工量为14 917吨, 加工负荷74.6%, 聚丙烯装置产能有富余。为此, 综合催化装置丙烯产率及聚丙烯装置产能情况, 炼油厂计划通过增加催化装置丙烯产率, 扩大聚丙烯产能。

采用助剂形式增产丙烯, 优点是方便、快捷、灵活, 而且可以在现成的装置上直接应用, 不需要将装置进行改造。通过与某催化剂厂进行多次技术交流, 并借鉴行业经验, 装置拟定采用加入丙烯助剂的措施, 以提高丙烯产率。P-MAX丙烯助剂以高丙烯选择性改性择形沸石为活性组元, 组合基质技术和助剂制备技术, 在高效增产低碳烯烃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提高FCC液化气中C3/C4比的技术路线来进一步最大限度地提高丙烯选择性。P-MAX丙烯助剂拥有产气率高、丙烯选择性好、水热稳定性好和助剂耐磨性能好等特点。

2 实施

某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加工能力800 kt· a-1, 主要处理常减压装置和焦化装置的蜡油和渣油。装置采用双提升管反应器, 两器为高低并列型式, 使用VQS旋流快分、催化剂分布器、稀相管加二密相环形床和背压式气压机等技术。催化装置两段提升管多产丙烯试验的空白试验从2020年7月7日8时开始, 到2020年7月14日8时结束, 操作参数与催化日常操作参数基本一致。

2020年7月14日8时开始加入丙烯助剂, 通过小型加料系统加入反再系统, 每天加入量为系统藏量的1.0%(约2.0 t), 6天内系统助剂达5%(12 t), 而后减少助剂加入量, 维持这一水平, 直至平衡(占系统藏量约5%)。表2为主催化剂MAC和丙烯助剂P-MAX的物理性能。

表2 主催化剂MAC和丙烯助剂P-MAX的物理性能 Table 2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in catalyst MAC and propylene auxiliary P-Max

系统加入丙烯助剂, 丙烯助剂和主催化剂型号不同, 存在磨损指数和粒度等物理性能的差异, 容易产生过多的细粉, 应密切关注油浆固含和烟机入口浓度等参数, 防止系统跑剂[2]; 丙烯助剂加入后, 会影响产品分布, 应关注气压机和吸收稳定的负荷; 丙烯助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质量。

3 效果评价

2020年7月20日8时-7月27日8时进行标定, 原料性能及主要操作参数如表3~4所示。

表3 原料性能 Table 3 Raw material property
表4 主要操作参数 Table 4 Main operating parameters

表3可以看出, 加入丙烯助剂后原料性质发生变化, 原料密度较实施前下降3.6 g· cm-3; 原料馏程各阶段温度略有下降; 原料残炭质量分数降低0.462%。加入助剂后原料性质略有好转, 有助于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 提高总液体收率。

在丙烯助剂标定过程中, 严格控制主催化剂消耗量为(1.0~1.2) kg· t-1(原料), 催化剂活性保持63%~65%, 丙烯助剂占系统藏量约5%。

3.1 产品分布和丙烯产率

装置加入丙烯助剂, 产品分布和丙烯产率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 加入丙烯助剂, 产品分布和丙烯产率变化较大。(1) 液态烃及丙烯产率上涨较多, 分别上升1.60%和1.24%; (2) 汽油产率下降明显, 降幅达1.39%, 柴油及总液收略有下降。以上数据基本符合P-MAX多产丙烯催化剂特性, 通过牺牲部分轻质油收率达到多产液化气的目的。证明多产低碳烯烃助剂的作用主要是将基础催化剂裂化后的C6~C12烯烃选择性裂化成C5以下烯烃[3]表6为实施前后液态烃丙烯含量和丙烯收率的变化。

表5 产品分布和丙烯产率 Table 5 Product distribution and propylene yield
表6 液态烃丙烯含量和丙烯收率的变化 Table 6 Changes of liquid hydrocarbon propylene content and yield of propylene

表6可见, 加入丙烯助剂, 液态烃中丙烯含量上升, 丙烯产率提高, 表明加入P-MAX丙烯助剂有助于生成高附加值产品丙烯, 此次标定期间装置总液收没有明显下降, 符合调整产品结构的目的。

3.2 产品质量

3.2.1 汽油

装置加入丙烯助剂, 汽油质量(平均值)变化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汽油质量变化情况 Table 7 Change of gasoline quality

表7可以看出, 加入丙烯助剂, 汽油产品质量发生变化, 汽油烯烃含量略有上升, 辛烷值上升0.2个单位; 终馏点变化不大, 上升1 ℃。表明加入丙烯助剂后对汽油性质影响较小, 主要影响烯烃和辛烷值[4]

3.2.2 液态烃

装置加入丙烯助剂前后, 液态烃组分(平均值)如表8所示。

表8 液态烃组分 Table 8 Liquid hydrocarbon components

表8可以看出, 加入丙烯助剂前后液化气组分发生变化, 丙烯含量上升明显, 增长2.47%; 碳四组分下降明显。表明丙烯助剂对增产丙烯有较大帮助[5, 6, 7]

3.3 经济效益

加入丙烯助剂, 产品分布发生变化:(1) 液态烃和丙烯产率上升; (2) 汽油产率下降明显, 柴油产率略有下降; (3) 干气产率略有上升, 焦炭产率基本不变。根据2020年7月市场价格, 加入丙烯助剂前1 t催化原料可以产生2 822.26元产值, 加入后可以产生2 850.44元的产值, 扣除丙烯助剂费用, 可以额外产生22.19元效益(不计气分、聚丙烯等下游装置因产品分布变化产生的额外费用), 预计每年可增加1 598万元的效益。

4 结论

(1) 加入丙烯助剂后液态烃和丙烯产率上升明显, 汽油产率下降较多, 柴油产率略有下降, 总液收基本不变。

(2) 丙烯助剂增产丙烯效果明显, 标定期间丙烯产率增加1.24%。

(3) 加入丙烯助剂, 汽油、柴油质量无明显变化, 液态烃组分有变化。

(4) 丙烯助剂占系统藏量5%时, 装置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5) 加入丙烯助剂对催化剂跑损及吸收稳定负荷造成影响, 应关注。

参考文献
[1] 马伯文. 催化裂化装置技术问答[M].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3.
Ma Bowen. Technical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catalytic cracking unit[M]. Beijing: China Petrochemical Press, 2003. [本文引用:1]
[2] 冯冰, 赵虹, 姜标, . ZSM-5分子筛的P改性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 2019, 27(3): 6-12.
Feng Bing, Zhao Hong, Jiang Biao, et al. Progress in P modification of zsm-5 molecular sieve[J]. Industrial catalysis, 2019, 27(3): 6-12. [本文引用:1]
[3] 刘静翔, 侯玉宝. 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剂LOSA-1的工业应用[J]. 中外能源, 2006, 11(1): 73-77.
Liu Jingxiang, Hou Yubao.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LOSA-1 as a catalyst for catalytic cracking of propylene[J]. Chinese & Foreign Energy, 2006, 11(1): 73-77. [本文引用:1]
[4] 陈俊武. 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M].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5.
Chen Junwu. Catalytic cracking process and engineering[M]. Beijing: China Petrochemical Press, 2005. [本文引用:1]
[5] Janardhan H L, Shanbhag G V, Halgeri A B. Shape-selective catalysis by phosphate modified ZSM-5: generation of new acid sites with pore narrowing[J].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014, 471: 12-18. [本文引用:1]
[6] Teketer S, Svelle S, Lillerud K P, et al. Shape-selective conversion of methanol to hydrocarbons over 10-ring unidirectional-channel acidic H-ZSM-22[J]. Chem-CatChem, 2009, (1): 78-81. [本文引用:1]
[7] Olsbye U, Svelle S, Bjorgen M. Conversion of methanol to hydrocarbons: how zeolite cavity and pore size controls product selectivity[J]. Angewand 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2, 51: 5810-583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