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其海,1977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质与糖类转化与应用研究。
通过超声微波耦合作用,采用无溶剂法制备蔗糖脂肪酸酯,研究催化剂类型、催化剂用量、超声微波功率、酯糖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对蔗糖脂肪酸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微波耦合对蔗糖与脂肪酸甲酯的酯交换反应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超声微波耦合作用下,蔗糖和脂肪酸甲酯能够形成较为良好的乳化状态。有机钛催化剂对蔗糖与脂肪酸甲酯的酯交换反应具有极佳的催化性能,与碱催化剂相比,具有用量少和活性高的特点。以钛酸四异丙酯为催化剂,在超声微波耦合体系中,蔗糖脂肪酸酯最高产率可达86.6%,其中,产品单酯含量为92.7%。
Sucrose fatty acid ester(SE) was prepared by the solvent-free metho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ltrasonic coupling microwave. The influence of types and dosage of the catalysts, ultrasonic power, the molar ratio of ester to sucrose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s on SE yield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ltrasonic combined with microwave played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the ester exchange reac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E, and under the action of ultrasonic coupling microwave, sucrose and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could form relatively good emulsification state. The organic titanium catalyst possessed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sucrose and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exchange reaction, and had the advantages of low dosage and high activity compared with alkali catalyst. Using tetraisopropyl titanate as the catalyst,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ltrasonic microwave coupling system, the highest yield of SE could reach 86.6%, including 92.7% of monoester.
蔗糖脂肪酸酯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增溶、润滑、渗透、黏度调节、防老化及抗菌等性能, 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农业等领域。蔗糖脂肪酸酯合成体系的关键是要解决蔗糖和脂肪酸酯在反应体系中的溶解度、熔点及比重等问题。采用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法虽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但二甲基甲酰胺有毒[1], 可采用微乳法[2]、无溶剂法[4]和酶合成法[5, 6]等合成蔗糖脂肪酸酯, 但这些方法副反应较多, 而且产率偏低。
近年来, 随着超声微波耦合设备的突破, 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引起关注。超声产生的空化效应能产生瞬间高能射流冲击波, 并伴随瞬态局部高温和高压, 从而起到促进和加速化学反应、改善反应条件以及实现反应的定向控制等作用。在微波对物质的内加热耦合作用下, 使反应产物具有较高选择性、较高反应速率和整体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超声微波耦合作用下, 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源进行叠加, 能起到优化反应条件和加速化学反应进程的作用。超声微波耦合在有机污染物降解[7, 8]和阻燃剂合成研究[9]等方面获得应用, 并取得良好效果。超声微波联用技术是未来可实现工业化的“ 绿色技术” , 应用前景广阔[10]。
本文采用超声微波耦合, 以蔗糖和脂肪酸甲酯为原料, 在无溶剂条件下催化合成蔗糖脂肪酸酯, 考察催化剂类型和用量、超声微波功率、酯糖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对蔗糖脂肪酸酯产率的影响。
蔗糖、脂肪酸甲酯、碳酸钾、丁酮、醋酸乙酯和乙醚, 均为分析纯, 阿拉丁试剂。
SV-25B真空泵(最大真空度≤ 50 Pa), 伟立真空机械有限公司; XO-SM系列超声波微波组合反应系统[(0~1 800) W功率可调], 南京先欧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Agilent 1120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美国Agilent仪器公司。
按比例将脂肪酸甲酯、催化剂和< 200目蔗糖原料加入250 mL超声微波反应器, 密封并与真空装置连接。首先启动微波加热, 以3 ℃· min-1升温速率将反应物加热至约50 ℃, 保持约15 min, 使脂肪酸甲酯完全熔解; 脂肪酸甲酯完全熔化成液状后, 启动超声波, 使反应物料乳化, 继续以3 ℃· min-1速率缓慢升温至设定温度, 并启动真空装置。反应结束后, 关闭真空装置, 反应器中再加入100 mL乙醇, 继续超声波震荡10 min后取出。
将反应液移出反应烧瓶, 用3%醋酸调节pH值≈ 6, 再加入10%的氯化钠溶液50 mL, 冷却至室温, 并弃掉下层水相。用乙醇洗涤3次, 除去产物中的蔗糖, 减压干燥得到产物蔗糖脂肪酸酯, 计算蔗糖脂肪酸酯产率。
蔗糖脂肪酸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分析[11], 以硅胶G板为固定相, 甲苯-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10:5:4.5:0.2)为流动相, 展开后用脲-磷酸-水饱和正丁醇溶液进行显色, 显色温度70 ℃。
表1为在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10 ℃和反应压力10 kPa条件下, 不同催化剂对蔗糖脂肪酸酯产率的影响。
![]() | 表 1 不同催化剂对蔗糖脂肪酸酯产率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various catalysts on the yield of SE |
从表1可以看出, 在超声微波作用下, 即使不使用催化剂, 也可获得5.2%的蔗糖脂肪酸酯产率。可能是超声条件下, 反应物之间形成良好的乳化体系, 从而促进反应进行。在碱性催化剂中, K2CO3的性能较优, 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0%时,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为60.2%。实验还采用有机钛中性催化剂, 在钛酸四丁酯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时,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达73.5%, 而使用钛酸四异丙酯催化剂,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达83.4%。
在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10 ℃和反应压力10 kPa条件下, 考察钛酸四异丙酯催化剂用量对蔗糖脂肪酸酯产率的影响, 结果见图1。由图1可见, 随着钛酸四异丙酯用量增加,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催化剂用量从4%增至5%, 产率基本不变。可理解为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 与反应物结合几率增大, 反应速率加大, 在真空脱水作用下,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上升。由于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反应达到一定程度, 逆反应速率加大, 再增加催化剂用量, 并不能进一步提高蔗糖脂肪酸酯产率, 选择适宜的钛酸四异丙酯用量为原料质量的9%。
2.2.1 超声微波耦合作用
在酯糖物质的量比为2:1、钛酸四异丙酯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4%、反应温度100 ℃和反应压力10 kPa条件下, 考察超声微波耦合作用对蔗糖脂肪酸酯产率的影响, 结果见图2。
由图2可见,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提高。超声微波耦合作用下,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明显高于单一的超声或微波作用, 反应3 h,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达86.6%。超声与微波作用相比, 具有相对良好的反应促进作用, 可能是超声对反应体系的良好乳化作用所致。反应(1~3) h, 产率迅速提高, 超过4 h后, 反应时间对蔗糖脂肪酸酯产率影响不大。可能是蔗糖与硬脂酸甲酯的酯化属于酯交换可逆反应, 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一旦达到平衡, 正反应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根据化学热力学, 反应达到平衡后, 反应时间的延长对产率没有贡献[12], 适宜的反应时间为3 h。
2.2.2 反应温度
在反应时间3 h、反应压力10 kPa和钛酸四异丙酯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4%条件下, 研究反应温度对蔗糖脂肪酸酯产率及单酯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2。
![]() | 表 2 反应温度对蔗糖脂肪酸酯产率及产物品质的影响 Table 2 Influenc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s on the yield of SE and product quality |
从表2可以看出, 反应温度由90 ℃升至110 ℃,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提高, 单酯含量降低, 产物颜色逐渐加深; 反应温度升至120 ℃,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和单酯含量下降, 产品颜色明显加深; 反应温度130 ℃时, 产物颜色变深, 产品品质降低。表明反应温度升高, 虽然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但导致蔗糖发生焦化, 使产品色泽变深, 适宜的反应温度为110 ℃。
2.2.3 酯糖物质的量比
蔗糖脂肪酸酯合成反应中, 蔗糖活化是反应过程的重要步骤, 只有活化的蔗糖才能参与形成蔗糖脂肪酸酯的酯交换反应, 一般情况下, 酯糖物质的量比越大, 越有利于蔗糖脂肪酸酯产物的形成, 但同时影响蔗糖单酯含量[13]。考察了酯糖物质的量比对蔗糖脂肪酸酯产率和单酯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 随着酯糖物质的量比增加,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缓慢上升, 单酯含量则先升后降。表明蔗糖脂肪酸酯反应为平衡反应, 反应物过剩有利于另一反应物的高转化。蔗糖与脂肪酸甲酯物质的量比不同, 生成蔗糖脂肪酸酯中单酯、双酯和多酯的含量亦不同, 不仅影响蔗糖脂肪酸酯不同结构含量, 还影响产物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通常脂肪酸酯与蔗糖物质的量比越大, 合成产物的亲水亲油平衡值越高, 反之越低。随着酯糖物质的量比增加,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提高, 单酯含量降低, 表明二酯和三酯含量增多, 最佳酯糖物质的量比为2:1。
(1) 通过超声微波耦合作用, 采用无溶剂法制备蔗糖脂肪酸酯, 有机钛类催化剂显示出较佳的催化效果。
(2) 超声微波耦合使反应体系成为微乳状, 对酯交换反应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 以可再生资源蔗糖与脂肪酸甲酯为原料, 通过无溶剂体系合成高单酯含量和高产率的蔗糖脂肪酸酯, 与传统的无溶剂法相比, 该工艺可使反应温度降至110 ℃, 蔗糖脂肪酸酯产率达86.6%, 产品单酯含量92.7%。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