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第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6-06-10
  

  • 全选
    |
    综述与展望
  • 高俊文;霍尚义
    工业催化. 1996, 4(2): 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脱氯剂的开发和应用现状, 并对我国研制新型脱氯剂提出了建议。
  • 吕剑;李惠黎;彭少逸
    工业催化. 1996, 4(2):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以三抓乙烯为原料经1,1 ,1-三氟-2-氮乙烷(HCFC-133a)中间体, 气相催化氮化合成1,1 ,1 ,2-四氟乙烷(HFC-134a)的催化剂及其载体, 反应条件选择等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卤素交
    换反应机理。建议开发具有高氟化性能、AlF3负载的低铬或非铬催化剂。
  • 催化剂研究与表征
  • 张惠莲
    工业催化. 1996, 4(2):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甲基丙烯醛氧化制甲基丙烯酸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对催化剂组成中K、Cs、Rb、Tl、B、Mo含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考察。催化剂活性评价表明, 当催化剂组成MoaPbbVcCudAscZfOx的a=8~15、b=0.5~2、c=0.08~0.4、d=0.05~0.3、e=0.1~1、f=0.1、z=K时活性较好。在反应温度200℃ ,Mo含量为10,B为0.1,K=0.08时, 甲基丙烯醛的转化率达92%以上, 甲基丙烯酸收率达74%。
  • 李建伟1;李成岳1;刘金盾2;方文骥2
    工业催化. 1996, 4(2):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于30~70℃ 、常压及还原气氛下, 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γ-906型催化剂上COS水解反应过程, 实验数据以多元拟线性回归法处理得到本征动力学方程为:rcos=4.593×106exp(-35370/RT)y0.66COSy0.06H2O

    宏观动力学方程为:rcos=1.025×105exp(-31266/RT)y0.66COSy0.06H2O

    确定COS和H2O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66和0.66。

  • 施至诚
    工业催化. 1996, 4(2):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IP-1裂解催化剂是一种多组元分子筛催化剂, 适用于催化裂解Ⅱ型工艺(DCC-Ⅱ)。该催化剂具有在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同时多产丙烯及低碳异构烯烃的特点工业应用表明, 在反应温度505℃ 下汽油、丙烯、异丁烯和异戊烯的产率分别为40.98、12.52、4.57和5.78wt%, 在反应温度530℃下分别为38.45、14.43、4.75和5.93wt%.
  • 冯景贤;王大为;黄仲涛
    工业催化. 1996, 4(2):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乙醇在Ni-Pb/C催化剂上碳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通过一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得出了Ni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是零价的金属Ni, 加入Pb使更多Ni2+针还原成Ni0, 增加了活性中心的数量。H2起着还原Ni2+和使Ni0富集的双重作用, CO在反应过程中使富集的金属分散开来, C2H2I则使散开的催化活性位得到稳定Pb的加入通过载体与之间电荷传送, 减少了Ni氧化态与还原态间的能量差, 促进了Ni在反应中的循环, 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 谢朝钢;施文元
    工业催化. 1996, 4(2): 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Ⅱ型催化裂解是以重质油为原料生产丙烯、异丁烯和异戊烯等轻烯烃, 并同时兼产高辛烷值优质汽油的新催化工艺。该工艺使用新研制的新型择形催化剂, 可以加工减压馏分油、减压馏分油掺渣油或二次加工油以及全常压渣油, 并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化试验。以临胜减压馏分油掺左右脱沥青油为原料, 可以得到12.52wt%~14.43wt%的丙烯和11.23wt%~11.41wt%的丁烯,同时还得到40wt%左右93号优质汽油。型催化裂解工艺开创了一条以重质油为原料生产轻烯烃和高辛烷值优质汽油的新途径
  • 程文才1;林遇春1;方志德1;杨德琴1;谭幼民2;郝世钧2
    工业催化. 1996, 4(2):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6型甲醇胺化制甲胺催化剂,液空速11.7h-1条件下考察,500h,甲醇转化率97.52mol%, 活性稳定, 产物分布几乎不随时间变化。该催化剂已工业运转150天, 转化率98~99mol%,N/C=1.95条件产物粗胺中一、二、三甲胺分别为(wt%)29.24、40.76和30.00.
  • 王长发;吴西宁;赵志利;郑晓晖
    工业催化. 1996, 4(2): 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X-射线衍射法、DSC、TGA热分析及微孔结构分析技术, 对以沉积一沉淀法制备的SiO2载Cu催化剂进行了物性结构测试分析, 对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Cu/SiO2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在。120~350℃区间, 在DSC曲线上呈现三个特征还原峰, 催化剂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活性组份是高度分散于无定形SiO2载体内部并与之发生键合的铜晶粒, 随着变换反应的进行,活性铜晶粒逐渐长大, 迁移出SiO界面, 使催化剂活性受到影响.
  • 杨一清;孔祥铭;金照生;姜兴茂
    工业催化. 1996, 4(2):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积炭样品的13CCP/MAS NMR 及其浸洗液的1H、13CNMR测试,研究环氧丙烷与醇合成丙二醇醚时催化剂(LA-2)的积炭结构及床层不同部位样品积炭的相对量,从而探讨其积炭的机理及催化剂失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