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4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3-15
  • 全选
    |
    综述与展望
  • 韩乔, 谭智赫, 高玉健, 王威, 张超
    2024, 32(3): 1-8.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由乙醇制备1,3-丁二烯过程可以替代和补充石油路线生产1,3-丁二烯,来缓解石油资源消耗带来的压力。介绍乙醇制备1,3-丁二烯的反应机理,并分别对一步法和两步法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同时,总结目前乙醇制备1,3-丁二烯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研究方向。

  • 舒洁, 毛清国, 白鹏, 吴萍萍, 阎子峰
    2024, 32(3): 9-19.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C4烯烃作为石油化工和聚合物行业的基础原料被广泛用于合成橡胶、塑料和特种燃料等的生产。由低碳烷烃向C4烯烃的转化,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我国低碳烯烃紧缺的难题,而且可以大大提升低碳烷烃的附加值。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丁烷催化脱氢的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重点论述正丁烷脱氢反应的机理、催化剂活性组分、载体及助剂对催化脱氢性能的影响,概述脱氢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并对丁烷脱氢催化剂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王立明, 孙珊, 李志林, 金晓杰, 赵玉庭, 于潇潇, 刘继晨
    2024, 32(3): 20-28.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人为生活生产向近岸海域排放的污染物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是环境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传统工艺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和副产品多等局限性。光催化以光为能源,是一种新兴的催化氧化和高效的清洁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中多种污染物的处理。由于光催化在环境修复中具有优异的适应性,可用于重金属的去除。综述海洋等水体各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处理技术,分析探究光催化技术处理海水重金属污染物的反应原理及优势;总结不同催化剂去除水体中各种重金属污染的最新进展及去除效果,并针对光催化重金属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光催化处理海洋重金属污染的检测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指导及理论依据。

  • 杨帆, 王怡明, 朱韩英, 蒋旭, 史晓波
    2024, 32(3): 29-34.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TS-1是一类独特的用于液相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分子筛催化剂,在高结晶沸石框架中具有四面体配位Ti4+离子。TS-1/H2O2绿色反应体系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TS-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与其拓扑结构、晶体形态、四面体Ti的含量和反应微环境有关。当前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等行业对大分子氧化催化剂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催化性能显著提高的新型TS-1的研究成为热点。综述TS-1分子筛近年的研究进展及催化应用。

  • 催化剂制备与研究
  • 闫江梅, 方礼理, 张鹏, 王昭文, 李岳锋, 张之翔
    2024, 32(3): 35-40.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过氧化氢改性活性炭,并将其作为载体制备Pd/C催化剂。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温度处理,活性炭织构和表面性质被选择性地修饰,载体表面官能团影响钯纳米颗粒的分散度和化学状态。与其他处理温度相比,250 ℃处理的活性炭表面含有更多的酸性含氧基团,所制得Pd/C分散度最高。在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合成啶酰菌胺中间体4'-氯-2-硝基联苯中活性显著提高,反应收率增加。酸性含氧基团为钯纳米颗粒在活性炭表面的分散提供了有效的锚定位点,促进了载体与钯纳米颗粒之间的电子转移,形成了相对缺电子的钯纳米颗粒,从而提高了Pd/C催化剂的活性。

  • 马欢欢, 常亮亮, 曹宝月, 王彤彤, 杜垒溪
    2024, 32(3): 41-45.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调节Mo和S物质的量比,采用水热法合成多缺陷MoS2纳米片,利用SEM和XRD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以诺氟沙星为目标污染物评估样品的压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无缺陷MoS2相比,多缺陷MoS2表现出优异的压电催化活性。在超声辐照下,Flaws MoS2(1∶5)纳米片11 min内对诺氟沙星的降解率达99.69%,降解速率常数为6.78 min-1。多缺陷MoS2纳米片优异的压电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应变诱导的压电场引起的电子-空穴对的高效分离。活性物质捕获实验表明,羟基自由基(·OH)是降解诺氟沙星的主要活性氧物种。此外,多缺陷MoS2纳米片的超高降解效率可应用于实际的环境修复。

  • 赵彩云, 冯盛丹, 李平
    2024, 32(3): 46-52.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低成本的原料生产高催化剂性能的分子筛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将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分子筛制备相结合,可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以NaOH处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粉煤灰,得到的硅铝凝胶作为ZSM-5分子筛合成原料的铝源和部分硅源。通过对NaOH用量考察,发现ZSM-5分子筛合成时不再需要额外添加NaOH。在硅铝凝胶中补充硅溶胶,并按比例加入模板剂(TPABr)和水即可合成ZSM-5分子筛。采用4水平9因素的均匀设计,考察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模板剂及水用量等因素的影响。二次回归优化后,得出最佳合成条件。在晶化时间60 h、晶化温度190 ℃、TPABr用量5.4 g和水用量18 mL最佳条件下,对再次合成的ZSM-5分子筛进行表征,产品为长度(35~40) μm长条形纯净无杂晶的ZSM-5分子筛。并将制得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用于制备乙酸乙酯,在反应温度130 ℃、反应时间90 min、酸醇比1∶3和催化剂用量5%条件下,转化率最高为62%,产率为55%。

  • 张君涛, 杨婷婷, 唐瑞源, 刘凯, 罗建玲, 张玉玉
    2024, 32(3): 53-60.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多环芳烃加氢饱和既有利于环境保护,还能促进煤焦油的高效率利用。以煤焦油中(210~360) ℃富含2-4环多环芳烃馏分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氢饱和催化剂与分子筛催化剂作为双效耦合催化剂,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煤焦油催化加氢反应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效耦合催化剂具备分子筛催化剂与加氢饱和催化剂的催化特性,同时具备两者相互作用较小的稳态结构,且其在多环芳烃催化加氢反应中的活性介于分子筛催化剂和加氢饱和催化剂之间;活性金属组分Ni和Mo在催化剂表面分布稳定均匀。各操作条件对多环芳烃加氢性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双效耦合催化剂耦合比为4∶6时,多环芳烃催化加氢性能优于其他耦合比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80 ℃、氢初压8.0 MPa、反应时间60 min和剂油比5∶100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加氢性能。馏分油多次选择性加氢后,饱和分量明显增加,胶质和芳香分量明显减少。

  • 亢宇
    2024, 32(3): 61-67.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离心喷雾干燥机合成公斤级球形黏土(海泡石、硅藻土和凹凸棒石)介孔复合材料。并对球形黏土介孔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透射电镜测试,表明球形黏土介孔材料具有介孔结构和高度有序孔道。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3种新材料球体度均匀、分散性好。研究雾化器转速和反应物配比对球形黏土介孔复合材料粒形的影响,得到最佳喷雾干燥条件。考察海泡石、硅藻土和凹凸棒石球形黏土介孔复合材料负载聚乙烯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3种黏土介孔复合材料在负载聚乙烯催化剂后仍然保持较好的微观形貌及其特有的介孔材料孔道结构。离心喷雾干燥制备球形介孔材料的实验优化条件:进、出口温度200 ℃和100 ℃,黏土介孔浆料浓度30%,雾化器转速12 000 r·min-1。以3种介孔复合材料作为载体负载聚乙烯催化剂进行高压乙烯聚合小试试验,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对乙烯聚合的活性(4 000~4 300)gPE·(gcat·h)-1均优于当前工业用载体955硅胶负载同样茂金属后的乙烯聚合的活性1 005 gPE·(gcat·h)-1。聚乙烯粉料重要物性参数堆密度、熔融指数、平均粒径D50及碎粉率均优于工业用955硅胶得到的粉料物性。

  • 精细化工与催化
  • 尚建选, 余春, 崔楼伟, 潘柳依, 王红艳, 李冬
    2024, 32(3): 68-74.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煤焦油中重质芳烃进行选择性加氢,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重质芳烃饱和率和单环芳烃选择性的影响。通过制备的4种催化剂进行对比,获得单环芳烃选择性较高的Ni-Mo-P体系催化剂。煤焦油馏分原料的加氢反应结果显示,在反应温度360 ℃、反应压力6 MPa、空速0.5 h-1和氢油比800∶1条件下,多环芳烃饱和率为84.2%,单环芳烃选择性为60.4%。通过煤焦油馏分与脱酚余油原料的加氢实验结果对比,脱酚余油中的重质芳烃能获得更高的转化率及单环芳烃选择性。

  • 于明泉, 张衡臣, 杨雪娇, 苑任旭, 刘阳, 方岩雄
    2024, 32(3): 75-79.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MoCl5为核心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的开环易位聚合物,实现稳定的100%单体转化率,凝胶率0%。并采用Al2O3负载的Ru催化剂和SiO2/Al2O3负载的Ni金属催化剂对相同的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开环易位聚合物进行非均相加氢,可实现100%的加氢率,且简单过滤即可将催化剂与聚合物溶液完全分离。两种加氢催化剂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性质,Ni负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含量10%、反应温度190 ℃、初始氢气压力4 MPa、反应时间2 h,加氢产物的熔融指数76 g·min-1,玻璃化转变温度126 ℃;Ru负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含量2%、反应温度180 ℃、初始氢气压力4 MPa、反应时间2 h,加氢产物的熔融指数10 g·min-1,玻璃化转变温度131 ℃。

  • 环境保护与催化
  • 张晨晨, 余倩, 袁树堂, 朱玲, 杨琳, 陈晨
    2024, 32(3): 80-85.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湿地(CW)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MFC)是两种具有潜力的环境技术,用于水污染治理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上流式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探索,很难用到实际的人工湿地上。主要以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的产电性能和水质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垂直流CW-MFC系统中,产电性能和水体污染物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 在模拟自然的水流情况下,CW-MFC1阳极生物氧化产生的质子和电子迁移至CW-MFC2的阴极也能同其电子受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压电流,且其电压高于单一垂直流CW-MFC系统;模拟自然情况下的CW-MFC系统对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都有不错的去除效果,其中磷酸盐和总磷的去除率为97.5%和97.9%,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为86.4%和66%,COD去除率最低为36.5%,表明复合垂直流CW-MFC系统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起明显的效果。

  • 逯慧
    2024, 32(3): 86-92.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24.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电沉积合成法制备负载在镍泡沫(NF)上的双金属氧化物Fe3O4/CuO催化材料,将其应用于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阴极,通过电化学去除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mathrm{NH}_4^{+}$-N)和磷(P)污染物。通过电化学测试分析制备的Fe3O4/CuO-NF催化材料具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和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MFC系统运行期间最高输出电压达695 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576 mW·m-2。实验结果显示,镍泡沫基双金属催化材料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对COD、$\mathrm{NH}_4^{+}$-N和P具有高效的降解性能,去除率分别为92.15%、95.46%和97.77%。研究表明,采用Fe3O4/CuO-NF耦合MFC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产电性能,在有机废水的处理中也表现优异,该方法更加经济、能耗低、效率高,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