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第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9-03-20
  

  • 全选
    |
    综述与展望
  • 焦宁宁
    工业催化. 1999, 7(2): 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正丁烯骨架异构化活性位的性质、骨架异构化的主导机理和异构催化剂的最新进展。
    指出正丁烯骨架异构化的主导机理是单分子性的, B ronsted 酸 (OH) 活性位是必需的位点。沸石的形状选择性和沸石类型对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 刘竹青;胡爱琳;王公应
    工业催化. 1999, 7(2):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制备对氨基苯酚的几种方法, 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 研究与开发
  • 杨军;刘丽芝;刘平;刘洪江
    工业催化. 1999, 7(2):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一种含有中孔硅铝磷分子筛 (SA PO -11) 和贵金属组分的双功能异构脱蜡催化剂,
    该催化剂可以由含蜡的加氢裂化尾油生产粘度指数120 以上的VHV I润滑油基础油馏分, 而且不
    需要溶剂脱蜡。还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吕万成
    工业催化. 1999, 7(2):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乙醇胺为模板剂, 采用静态晶化水热法合成出一种特殊结构的沸石分子筛 (称作SAO-2
    5) , 合成过程中不易发生混晶和转晶, 重复性良好。对SAO-25 沸石进行了物相分析和红外光谱研
    究, 考察了它的吸附性能和酸性。在SAO-25 沸石分子筛上进行正构烷烃 (n2-C6) 裂解反应测试, 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在重油裂解反应测试中, 显示出很高的C=3、C=4 轻烯烃选择性。
  • 车东晖;郝树仁;郭建学;姜合兰;李春禄
    工业催化. 1999, 7(2):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表面改性的试验, 经表面改性后, 在不降低催化剂原有低温
    还原性及强度等性能的基础上, 其样品的初活性及活性稳定性明显提高, 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 郑淑琴;张永明;唐容容;刘宏海
    工业催化. 1999, 7(2): 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新一代全白土型LB-2 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并对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LB-2 工业
    品使用性能进行了评价。使用结果表明, 其性能优于同类工业用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高、焦炭选
    择性好、汽油辛烷值高, 有很强的抗重金属污染性能, 是一种优良的重质油FCC催化剂。
  • 应用与效益
  • 张继光
    工业催化. 1999, 7(2):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ZRP 是一种含磷、硅铝比可调、有二次孔、活性稳定性好的分子筛。引入 ZRP 及与其匹配的
    多种分子筛为活性组元的提高辛烷值催化剂DOCR、DOCP 以及产气助剂CA 21 在工业上的推广
    应用, 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 王文婷;杨凡

    工业催化. 1999, 7(2):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YXM-92 型金属钝化剂在锦西炼油化工总厂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使用情况。结果表明,
    YXM-92 型金属钝化剂具有良好的钝化镍、钒等重金属能力, 干气中氢含量从20%~30%下降到10%~18% , H2/CH4 值由 1.5 降至0.5 左右, 干气、焦炭产率下降, 液化气收率提高0.42 个百分点, 轻油收率上升了 1.51 个百分点, 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 崔长久
    工业催化. 1999, 7(2): 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我厂用焦化干气制氢的投产情况。针对生产不稳、干气用量不多的现象分析出影响焦
    化干气正常使用的主要问题是干气中总硫超标, 为解决这一问题, 建议适当扩大加氢精制和脱硫
    反应器, 并采用加氢干气与焦化干气混合制氢的方法。
  • 测试与表征
  • 谭永放1;郝树仁1;张新堂1;郭建学1;林青松2 
    工业催化. 1999, 7(2):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使用色谱微反和 TPR 实验手段研究了一系列Co、Mo 和Co2 Mo 耐硫变换催化剂。实验
    结果表明, 在A l2O3 载体上, Co、 Mo 容易与载体A l2O3 发生强相互作用, 而且在A l2O3载体中活性组分Co 的分散性能较差; 在A l2O3·MgO 载体上, 由于MgO 与A l2O3之间首先发生了强相互作用, 减弱了活性组分Co、 Mo 与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使得Co、 Mo 在A l2O3·MgO 载体上都能处于高分散状态, 这些处于高分散状态的Co、Mo 容易发生协同作用, 从而促进催化剂的变换活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