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1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5-11-25
  

  • 全选
    |
    综述与展望
  • 郭玉芳;叶代启;陈克复
    工业催化. 2005, 13(11):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技术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催化剂的加入可提高
    等离子体反应中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和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并进一步降低
    能耗。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效果与净化原理,并从影
    响污染物降解率的因素、产物分析和反应动力学等机理性研究方面概括了目前国内外在应用
    该技术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后提出了该项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前景以及研究方向。
  • 葛晓华,郭波,常丽萍
    工业催化. 2005, 13(11): 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温煤气净化脱硫技术可使发电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流程简化,是许多国家非常重视的研
    发工作。可再生金属氧化物与硫化氢或其他硫化物的作用机理及其行为是高温煤气脱硫研究
    中的关键所在。在已有文献工作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
    ,着重介绍了含钙、锌、铁、铜和锰等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研究现状,认为研究重点应从性
    能单一的金属氧化物转向可耐高温的多功能复合金属氧化物,同时具有再生硫回收的特性。
  • 石油化工与催化
  • 张生;李翔;王安杰
    工业催化. 2005, 13(11):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燃料油中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特点出发,介绍了含氮化合物对加氢脱硫(HDS)催化
    剂活性、选择性以及失活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氮化合物主要通过与含硫化合物在催
    化剂表面的竞争吸附,强烈抑制HDS催化剂活性。含氮化合物对含硫化合物加氢(HYD)和氢
    解(HYG)两条并行反应路径均有抑制作用,但对HYD反应路径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含氮化
    合物还能通过毒化催化剂酸中心进而影响催化剂HDS活性和选择性,而其在催化剂表面的强
    烈吸附也是引发催化剂结焦和失活的重要因素。
  • 赵野;王刚
    工业催化. 2005, 13(11):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在DZ-1基础上研制开发的新型DZCⅡ-1催化剂的性能与工业应用。该催化剂超负荷应用结果表明,经过标定新开发的催化剂对原料油的适应性较好,连续运转19个月,床层压差、入口温度和床层温升均无变化,创造了国内裂解汽油二段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最好水平。
  • 崔国静;魏民;赵亮;白英芝;朱静;苗兴东;王海彦;马骏
    工业催化. 2005, 13(11):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300 ℃、350 ℃、400 ℃和500 ℃不同水热处理温度下的Zn/HZSM-5催化剂,并用于
    FCC汽油馏分的芳构化反应。考察了水热处理温度对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并与吡啶吸附
    红外光谱(FT-IR)相关联,研究了水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
    处理Zn/HZSM-5的芳构化活性稳定性得以改善, 与未经水热处理的催化剂相比,400 ℃水热
    处理的Zn(2%)/HZSM-5催化剂芳构化反应36 h时,芳烃质量分数仍高达74.25%。随着水热
    处理温度的升高, B酸酸中心数在300~400 ℃变化不大,500 ℃显著减少,L酸酸中心数升高,400 ℃达到最大值后呈降低趋势,烯烃转化率、烷烃转化率和产品芳烃含量升高,水热处理
    400 ℃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3.62%、95.44%和92.23%,表明此时B酸中心和L酸中心比例协调性最佳。
  • 赵振辉;叶晓东;冯金松
    工业催化. 2005, 13(11): 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困扰重整装置催化剂再生后活性不稳定的问题,对原装置进行了技改,采用固体脱氯剂代替原来的碱洗来处理重整催化剂再生气,使再生系统达到平稳良好的运行状态。本技改措施的关键是要选择优良的高温脱氯剂。
  • 有机化工与催化
  • 康武魁;王公应;李石新;薛援
    工业催化. 2005, 13(11):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几种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方法,包括氨基的氧化羰化法、硝基的还原羰化法、苯胺、硝
    基苯联合法和碳酸二甲酯的胺解法。主要综述了碳酸二甲酯胺解合成氨基甲酸酯催化剂的进
    展。认为碳酸酯胺解法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方法,碳酸二甲酯胺解合成氨基甲酸酯是更具有工
    业应用前景的合成路线。
  • 王卫;申欣;孙道兴;程玉春
    工业催化. 2005, 13(11):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内外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工艺包括固定床工艺、流化
    床工艺和陶瓷膜工艺。此外,在反应器方面,还对两项最新专利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提
    出了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在天然气利用方面的技术开发提供
    了参考和依据。
  • 江雪源;宋华
    工业催化. 2005, 13(11):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从不同原料出发通过氧化法制备环己酮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介
    绍了目前国内外生产环己酮的主要方法——环己烷催化氧化法,提出探索一种高效、高选择
    性的环己烷绿色氧化技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 精细化工与催化
  • 杜咏梅;李春迎;石强;吕剑
    工业催化. 2005, 13(1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催化异构化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合成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无水
    AlCl3催化下,溶剂、溶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转化率以及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H2Cl2为溶剂,CH2Cl2和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用量比为0.8,催化剂用量为20%,反应时间为3 h,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为97.12%,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选择性为99.28%。
  • 环境保护与催化
  • 张定国,孙荣,冯雪风
    工业催化. 2005, 13(11):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溶胶-凝胶法制备Mn2+掺杂TiO2催化剂的基础上,掺入SiO2纳米粉体,制备了一种新的Mn2+SiO2TiO2纳米薄膜。以甲醛为降解对象,探讨该种新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并与单纯TiO2薄膜、Mn2+-TiO2薄膜和SiO2-TiO2薄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00 ℃焙烧,掺杂m(Mn2+)∶m(SiO2)∶m(TiO2)=1.0∶12∶100 时,Mn2+-SiO2-TiO2纳米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最高,150 min后甲醛降解率达88%,是单纯 TiO2薄膜的1.8倍。该薄膜稳定性较好,经重复7次使用,最大降解率只下降7%,表明其稳定性较好。
  • 王志;李速延;左满宏;刘恩利
    工业催化. 2005, 13(11): 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Pd/Al2O3、In/Al2O3和Co/Al2O3对甲烷选择性还原N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制备的Pd/Al2O3、In/Al2O3和Co/Al2O3三种催化剂,在有氧气氛下,用CH4作还原剂催化还原NO时,Pd/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佳,热稳定性好,在550 ℃,用CH4选择还原NO,Pd/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强的催化能力,NO的转化率达到100%。在高空速实验中,该催化剂亦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其活性顺序为Pd/Al2O3>In/Al2O3>Co/Al2O3。实验研究了助催化剂、氧含量以及空速对Pd/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周洪柱
    工业催化. 2005, 13(11):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超微粒子金属Fe、Co、Ni和NiO与Fe2O3、γ-Al2O3混合成型烧焙制成催化剂,实验过程中对模拟汽车尾气中HC、CO和NOx等物质的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型催化剂各性能良好,在250 ℃时可将模拟汽车尾气中75%以上的CO转化并清除,260 ℃时能将50%以上的HC化合物(C3H8)转换成无害物质,300 ℃时可转化80%以上的NOx化合物。
  • 催化剂载体与制备
  • 成青华;余倩;余林;黄应敏;彭兰乔;李永峰;孙明
    工业催化. 2005, 13(11):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年来六铝酸盐催化剂的研究近况,重点介绍了其制备材料及制备技术,包括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微乳法。
  • 催化剂测试与表征
  • 孙兆林;范景新;段林海;张晓彤;宋丽娟
    工业催化. 2005, 13(11):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重量法研究了温度为423 K、373 K、343 K和323 K时对二甲苯在Silicalite-1分子筛
    上的吸附和脱附行为。结果表明, 温度为323 K和343 K时吸附等温线出现了两个吸附平台。
    根据吸附等温线计算了热力学参数(吸附等容热、吉布斯自由能变、熵变和吸附相熵)。随
    着吸附量的增大,吸附等容热增大,吸附的吉布斯自由能变稍有下降,吸附熵变逐渐增大,
    吸附相的熵逐渐减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对吸附和脱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
    在吸附量大约为4 m·(u.c.)-1时,扩散系数出现了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