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 2019年 27卷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Pd/α-Al2O3催化剂失活与再利用
穆仕芳, 张鲁湘, 宋军超, 尚如静, 张建利, 崔发科, 牛刚, 魏灵朝
工业催化    2019, 27 (1): 1-5.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01
摘要487)   HTML    PDF(pc) (723KB)(235)    收藏
作为合成气制乙二醇关键步骤之一,CO与亚硝酸甲酯合成草酸二甲酯备受关注。综述了近年来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Pd/α-Al2O3催化剂失活与再利用研究进展,探讨催化剂再利用工艺存在的问题,指出应根据在工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Pd/α-Al2O3催化剂进行失活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针对性的再生工艺;钯催化剂回收方面萃取法和吸附法逐渐成为研究重点,高效、低耗、短流程绿色工艺的开发是失活钯催化剂再利用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中大孔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熊晓云, 赵红娟, 胡清勋, 高雄厚
工业催化    2019, 27 (1): 6-10.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02
摘要308)   HTML    PDF(pc) (550KB)(145)    收藏
发展中大孔型催化剂是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引入中大孔的主要方法有高岭土酸碱改性法、引入大孔硅铝基材料法、引入介孔分子筛法、原位晶化法和模板法。酸碱改性高岭土的孔结构受原料影响较大,孔径一般小于10 nm;制备大孔硅铝基材料替代拟薄水铝石可有效改善催化剂的孔结构,但应关注对催化剂强度的影响;分子筛中引入介孔又包括水热处理法,酸、碱处理法和引入不稳定位点法,工业应用范围广,但处理过程中易造成Y型分子筛结晶度下降,并缺乏连续、贯通型孔道;原位晶化法是工业上较成功的中大孔催化剂制备方法,但能耗相对高,流程长;模板法可通过改变模板类型、含量对催化剂孔结构调变,但应关注环保及催化剂强度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催化裂解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吴宇凡, 王丽霞, 田辉平
工业催化    2019, 27 (1): 11-16.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03
摘要401)   HTML    PDF(pc) (607KB)(118)    收藏
增产低碳烯烃、轻质芳烃等产物是催化裂解技术发展的趋势,反应条件是影响催化裂解产物分布的关键因素。介绍催化裂解过程涉及的反应机理,概述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停留时间(空速)、水油质量比等反应条件,裂解装置和原料油性质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合工业实例分析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纳米Au-Pd@Ce修饰介孔磷酸铝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环己烷性能
岳利娟, 佟占鑫, 晏精青, 彭超, 陈月, 陈丽娟
工业催化    2019, 27 (1): 17-22.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04
摘要358)   HTML    PDF(pc) (756KB)(146)    收藏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e修饰介孔磷酸铝,再通过原位还原法负载纳米Au-Pd制备催化剂;通过以空气为氧化剂的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反应测试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考察水热温度、Ce掺杂量、负载贵金属对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烷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40 ℃水热制备的Ce掺杂质量分数为0.15%的Ce0.15-APO(140)负载Au-Pd双金属(Au与Pd质量比3∶1)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120 ℃,空气压力1 MPa和反应1 h的条件下,环己醇+酮的产率可达11.81%,选择性达99%,催化剂在同样条件下循环使用5次,活性无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催化剂器外预硫化
高维恒, 张秋利, 周晓奇, 齐小峰, 吴志涛, 黄彦琦
工业催化    2019, 27 (1): 23-27.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05
摘要412)   HTML    PDF(pc) (570KB)(105)    收藏
探讨了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催化剂器外预硫化的方法,研究了硫化剂加入量以及预硫化浸渍温度、浸渍时间、浸渍压力等硫化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同时对预硫化催化剂的稳定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以单质硫和有机多硫化物的混合物溶于馏分油中制成的混合硫化物作为硫化剂,在温度140 ℃和压力1.0 MPa的条件下,将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催化剂浸渍2 h所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型催化剂活性优于传统的器内预硫化的催化剂,且催化剂性能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H-beta分子筛催化苯与甲醇烷基化反应性能
刘兴勤, 董鹏, 李贵贤, 郭泳圻, 张永福, 吴超
工业催化    2019, 27 (1): 28-32.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06
摘要292)   HTML    PDF(pc) (645KB)(134)    收藏
采用两种促进剂协同作用改性制得了H-beta分子筛催化剂,通过XRD、BET及Py-IR对催化剂结构、比表面积及酸性变化进行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苯与甲醇烷基化测试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温度400 ℃、空速2 h-1和苯与甲醇物质的量比为1∶1的最优条件下,苯转化率达到42.5%、甲苯选择性为74.6%,甲苯和二甲苯总选择性达到了94.5%。基于结构及性能的研究,探讨了催化烷基化反应机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连续碳化法制备拟薄水铝石
王晶晶, 王永林, 赵利民
工业催化    2019, 27 (1): 33-37.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07
摘要403)   HTML    PDF(pc) (757KB)(129)    收藏
介绍一种采用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分级串联连续碳化制备拟薄水铝石的工艺,生产过程中可实现稳定的进料和出料。引入一种用于气液混合的预溶气组件,改善偏铝酸钠溶液和CO2气体混合效果。采用XRD、红外光谱等表征产物。结果表明,采用连续碳化法可生产出性质稳定的拟薄水铝石产品,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市售的拟薄水铝石,孔径分布更为集中,产品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更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FCC催化剂混仓生产技术的必要性
宋海涛, 严加松, 周祖文, 李军, 杨柳, 田辉平
工业催化    2019, 27 (1): 38-40.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08
摘要286)   HTML    PDF(pc) (465KB)(97)    收藏
对当前常规生产方式下因FCC催化剂频繁转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通过中型试验及工业生产统计,对比说明混仓制备技术实现的较长周期生产模式在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及稳定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改性HZSM-5对甲醇制汽油反应性能的影响
高珠, 刘鹏翔, 苏海兰, 堵俊俊, 常俊石
工业催化    2019, 27 (1): 41-45.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09
摘要316)   HTML    PDF(pc) (642KB)(90)    收藏
对HZSM-5分子筛改性是提高甲醇制汽油反应催化性能的有效方式,分别用非金属、稀土金属及水热处理对H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改性,考察改性方法对HZSM-5分子筛酸性、孔径和比表面积等性质的影响,同时对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剂催化甲醇制汽油的汽油收率和芳烃含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La改性的催化剂可明显提高汽油收率,水热处理的催化剂反应产物汽油中的均四甲苯含量大幅增加。改性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可一定程度验证相关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磷对原位晶化催化剂抗镍性能的影响
黄蕾, 汤颖, 张莉, 高雄厚
工业催化    2019, 27 (1): 46-50.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10
摘要272)   HTML    PDF(pc) (361KB)(79)    收藏
考察磷元素对原位晶化催化剂抗镍性能的影响,借助等温N2吸附-脱附、IR、XRD、MAT等分析表征磷改性后的催化剂样品。在固定流化床装置上评价催化剂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将磷负载于催化剂上,并对催化剂进行一定量的镍污染后,随着磷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催化剂的微反活性降低,重油转化率下降,C5汽油收率降低,未表现出良好的抗镍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磷的引入对Zn-ZSM-5催化剂甲醇芳构化性能的影响
段超, 谢小莉, 张睿, 王红梅, 齐小峰, 潘蕊娟
工业催化    2019, 27 (1): 51-55.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11
摘要340)   HTML    PDF(pc) (722KB)(107)    收藏
在锌改性ZSM-5分子筛的基础上引入第二组分磷,以调变分子筛的酸性和择形性能,并对催化剂的甲醇芳构化性能进行评价。采用氨程序升温脱附、N2低温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磷物种后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明显提升,磷改善分子筛表面酸中心强度和分布,提高了催化剂的轻质芳烃选择性。P/Zn-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压力0.1 MPa、反应时间240 min、空速0.8 h-1和反应温度437 ℃的条件下,BTX收率为40.29 %,具有较高的芳烃收率和反应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响应面法优化丙三醇水重整制氢工艺条件
刘思乐
工业催化    2019, 27 (1): 56-61.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12
摘要281)   HTML    PDF(pc) (1443KB)(94)    收藏
采用等体积分步浸渍法制备Co-Li2O/Al2O3催化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对Co-Li2O/Al2O3催化剂丙三醇水重整制氢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氢产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方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可信度及方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641 ℃,水醇物质的量比23.28,丙三醇液空速0.17 h-1时,氢产率最高,预测最大值5.111 4 mol·mol-1,与实测值5.125 2 mol·mol-1基本相符,建立模型有效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新型吡唑基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催化Suzuki 偶联反应
张仕禄, 赵波, 秦大斌, 罗杰伟
工业催化    2019, 27 (1): 62-66.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13
摘要337)   HTML    PDF(pc) (510KB)(89)    收藏
以4-苯基苯酚和4-叔丁基苯酚为原料设计合成杯芳烃片段桥连的吡唑基吡啶衍生物L1、L2,并采用1H NMR、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L1作为配体,V (DMF)∶V (水)=2:1为溶剂,在80 ℃时对钯催化Suzuki 偶联反应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相转移催化剂上环戊烯选择氧化制备戊二酸
何龙, 冯靓婧, 陈晓丽, 马松凯
工业催化    2019, 27 (1): 67-70.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14
摘要313)   HTML    PDF(pc) (462KB)(102)    收藏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采用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催化环戊烯选择氧化制备戊二酸,考察反应条件的影响和催化剂回收。结果表明,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环戊烯质量的10%,双氧水和环戊烯物质的量比为4.15∶1,反应温度90 ℃,反应时间5 h,最佳反应条件下戊二酸收率95.67%,催化剂回收率66.78%。通过高温分解反应液中残余双氧水可提高催化剂回收率。最佳分解温度为105 ℃,分解时间为6 h,分解反应后催化剂回收率79.42%。实验室工艺条件下进行20 L放大试验,结果与小试无明显差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三元共聚对位芳纶的聚合
张华东, 吴晓妮, 张玮, 张晓利
工业催化    2019, 27 (1): 71-73.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15
摘要281)   HTML    PDF(pc) (459KB)(92)    收藏
研究了对苯二胺与对苯二酰氯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体系中加入3,4’-二氨基二苯醚为第三单体的三元共聚反应。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第三单体用量、单体浓度和CaCl2用量对共聚物对数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溶剂体系中,单体浓度为(0.35~0.40) mol·L-1,单体物质的量分数为25%,首先将温度设定为(-10~-5) ℃,待溶液黏稠时将温度升高到(75~80) ℃,时间(60~80) min,CaCl2与-2NH2物质的量比0.4~0.6时,可获得高比浓对数粘度的聚合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酰胺型β成核剂合成
马丽, 王文燕, 金毅, 张怀志
工业催化    2019, 27 (1): 74-75.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16
摘要269)   HTML    PDF(pc) (270KB)(82)    收藏
介绍酰胺型β成核剂的合成方法、成核剂的复配及超细化技术,合成N,N'-二环己基对苯二甲酰胺,为酰胺型β成核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镁-铝水滑石处理高氟水研究
白小慧, 马向荣, 党睿, 白瑞, 王欢
工业催化    2019, 27 (1): 76-80.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01.017
摘要332)   HTML    PDF(pc) (648KB)(113)    收藏
含氟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水源,长期饮用高氟水引起各种氟中毒疾病。通过简单高效的化学处理方法使含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0 mg·L-1)。以硝酸镁、硝酸铝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s)材料。该层状材料经400 ℃焙烧后,层板有效空间增大,离子吸附性能增强,晶化程度高,结构稳定。考察400 ℃焙烧后Mg-Al-LDHs层状材料对高氟水中氟离子(Fymbolm@@)吸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Al物质的量比为2∶1,反应时间为2 h时,Fymbolm@@去除率82.61%,实现高效除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电催化固氮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喻兰兰, 秦疆洲, 杨涵, 桂冰, 胡霞, 刘宝军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1-6.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01
摘要368)   HTML    PDF(pc) (798KB)(189)    收藏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通过传统Haber-Bosch工艺制备,该工艺有一定局限性,如耗能高,污染大,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以氮气为原料,在常温、常压下合成氨气是目前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分析几种产氨方法,其中电催化还原氮气产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电还原产氨原理及目前较为常用的电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金属催化剂和非金属催化剂,并对目前该领域遇到的挑战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乙醇下游及衍生产品的研究进展
王辉, 裴仁彦, 邰志军, 吴志连, 任晓光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7-8.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02
摘要557)   HTML    PDF(pc) (934KB)(110)    收藏
近年来乙醇全球年消耗量巨大,促进了乙醇合成技术的快速发展。除了作为油品添加剂,乙醇还可通过脱水、酯化、胺化、氧化、烷基化和羰基化等化学过程衍生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如乙烯、乙腈和乙苯等。乙醇转化新工艺及新技术开发将对于乙醇下游及相关化工产业布局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近几年整体式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王衡, 王昌红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15-21.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03
摘要377)   HTML    PDF(pc) (720KB)(159)    收藏
介绍整体式催化剂相较于传统催化剂的优越性以及在汽车尾气与环保、强吸热/放热及耦联催化重整反应、脂交换反应、烃类燃烧或氧化反应中的研究及应用。阐述整体式催化剂结构性能及相关数学建模方面的最新研究。通过对整体式催化剂制备及应用的系统分析,提出整体式催化剂仍需解决工艺繁琐、活性成分负载困难和内部结构不明确等观点。同时,整体式催化剂可对催化剂研发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新时期C4馏分中异丁烯综合利用分析
许昀, 夏玥穜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22-28.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04
摘要235)   HTML    PDF(pc) (911KB)(100)    收藏
随着国家对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方案实施,C4馏分中异丁烯的利用引起科研工作者和石油炼制行业的思考。我国C4资源利用尤其是异丁烯一直以来主要依靠甲基叔丁基醚(MTBE)生产路线,其中,90%用于汽油辛烷值添加剂。汽车能源清洁化是新能源发展必由之路,我国的能源结构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全面重构,如何应对逐渐步入的乙醇汽油时代?如何满足汽油的清洁绿色性能?异丁烯等C4资源如何重新布局?这些成为各石油化工企业的很难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困惑。着重介绍可改造或代替MTBE生产过程,为C4资源尤其是异丁烯的综合利用提供出路的主要技术,并对不同技术进行工艺特点、产品性质与市场应用等方面的分析,为市场应对新时期清洁燃料等需求提供借鉴与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干胶法合成多级孔ZSM-5分子筛及其正辛烷催化裂解反应性能
肖霞, 孙兵, 范晓强, 孔莲, 姜桂元, 赵震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29-36.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05
摘要328)   HTML    PDF(pc) (2678KB)(115)    收藏
采用干胶转化法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利用XRD、N2吸附-脱附、SEM、TEM和NH3-TPD等考察添加三嵌段共聚物(P12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不同软模板剂合成分子筛样品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利用P123软模板剂合成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具有介孔(2.5 nm)-介孔(9.5 nm)-微孔复合的梯级孔结构,且分子筛酸强度有所增强。多级孔ZSM-5分子筛应用于正辛烷催化裂解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低碳烯烃收率,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可能归结于强酸性质和优异扩散传质能力之间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二氧化碳逆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制备与性能
余强, 刘仲能, 杨为民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37-41.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06
摘要323)   HTML    PDF(pc) (1172KB)(141)    收藏
CO2由于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难以高效活化。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锆酸钡(BaZrO3)催化剂并用于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结合物化表征和性能评价考察离子掺杂对催化活性、催化剂结构和还原性能的影响以及水热处理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离子掺杂BaZrO3催化剂产生晶格氧空位,提高CO2转化率,以Mn离子掺杂的催化剂性能最好。晶格掺杂不会改变催化剂晶相结构,但增强晶格氧迁移能力,促进催化剂容易还原,进而显著提高逆变换催化活性。催化剂经水热处理可消除游离杂相,产物选择性提高至99.4%。优化条件下,Mn掺杂BaZrO3催化剂上CO2转化率大于48%,CO选择性大于99%,催化剂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nMnOx·HZSM-5催化正丁烷裂解增产乙烯丙烯性能研究
李明航, 迟姚玲, 苗杰, 谈冠希, 靳广洲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42-49.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07
摘要330)   HTML    PDF(pc) (1251KB)(65)    收藏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MnOx·HZSM-5 系列催化剂,用XRD 、NH3-TPD 、Py-IR 、BET 和SEM 等表征催化剂物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中,对nMnOx·HZSM-5催化剂进行正丁烷裂解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活性组分Mn借助固相反应以MnOx 簇形式定位于HZSM-5 分子筛的直形和Z形孔道交叉处,并与其骨架氧结合形成nMnOx·HZSM-5单相复合体,引起分子筛骨架收缩,晶胞参数及晶胞体积减小;nMnOx·HZSM-5 催化剂样品总酸量和强酸中心酸量随活性组分Mn用量的增大逐渐减小,B酸/L酸逐渐下降;在反应温度625 ℃和空速5 600 h-1条件下,Mn质量分数0.5%制备的nMnOx·HZSM-5-0.5催化剂催化正丁烷裂解反应,正丁烷转化率为76.26%,略低于HZSM-5 分子筛,但乙烯和丙烯收率分别为13.68%和18.93%,分别提高 0.76 个百分点和 1.09 个百分点,表现出较好的增产乙烯和丙烯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载体孔结构对裂解汽油一段加氢Ni/A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施晓秋, 刘仲能, 余强, 刘东东, 董雁春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50-53.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08
摘要264)   HTML    PDF(pc) (577KB)(68)    收藏
氧化铝载体的孔结构对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原粉配比、载体焙烧温度和柠檬酸浓度优化载体孔结构,以获得较大比表面积、大孔容和大孔径的载体。与未优化载体相比,孔体积提高24%,孔径提高40%。在反应器入口温度50 ℃、反应压力2.6 MPa和体积空速3.0 h-1条件下,使用优化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对裂解汽油进行加氢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稳定性好于参比剂,双烯值稳定在<1.5 gI2·(100g油)-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二氧化钛纳米结构形貌可控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郭田辉, 李欣竹, 张守臣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54-57.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09
摘要281)   HTML    PDF(pc) (687KB)(85)    收藏
以不同方法制备棒状、球状和花状3种形貌的TiO2纳米粒子,采用X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等对TiO2纳米粒子进行结构及形貌分析。以亚甲基蓝为降解模型,分别在紫外光与可见光条件下对TiO2纳米粒子进行光催化性能研究,分析TiO2的形貌结构影响光催化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花状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性能最好,其中高能晶面与微观形貌尺寸对TiO2光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废水输送自动化设计与应用
何云林, 吴盘亮, 孟腊奇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58-60.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10
摘要312)   HTML    PDF(pc) (466KB)(71)    收藏
简述催化裂化催化剂喷雾焙烧废水输送自动化的设计原理及控制要点,对运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废水输送泵运行自动化彻底解决污水溢流,有效提高机泵运行周期,降低岗位劳动强度,提高装置平稳运行率,对装置降本增效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催化裂化重汽油临氢脱砷剂的研究与开发
鞠雅娜, 李天舒, 胡亚琼, 张然, 李阳, 姜增琨, 冯琪, 葛少辉, 赵秦峰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61-66.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11
摘要259)   HTML    PDF(pc) (843KB)(83)    收藏
针对催化汽油砷化物脱除需要,开发一种以大孔γ-Al2O3为载体的双金属催化裂化重汽油临氢脱砷剂,并采用XRD和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对脱砷剂进行表征。考察脱砷剂活性、原料适应性及反应温度、体积空速等工艺条件对脱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临氢脱砷剂具有较高的脱砷活性(≮85%)和脱砷选择性(≮95%),烯烃基本不饱和;提高反应温度和降低空速有助于提高脱砷剂脱砷活性,烯烃饱和活性基本不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碳四烯烃制丙烯催化剂及其工业应用
王定博, 焦海超, 邵华伟, 曲振峰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67-72.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12
摘要306)   HTML    PDF(pc) (890KB)(70)    收藏
研究碳四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BOC-1催化剂的放大制备及其工业应用,详细介绍催化剂放大制备后实验室小试和工业应用评价结果。BOC-1催化剂在工业生产装置中运行和再生性能良好,丙烯单程收率28.5%,碳四烯烃转化率82.1%,催化剂使用周期17天,各项性能指标均超过洛阳炼化宏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业催化剂水平,适合进一步推广使用。建立由烯烃催化裂解、吸收稳定、气分、MTBE醚化和烷烃分离5个单元组成的碳四烯烃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流程,并使用VMGSim流程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流程,碳四烯烃综合利用率99.3%,聚合级丙烯收率 35.1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碳二前脱丙烷前加氢催化剂PEC-21在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的工业试验
张建华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73-77.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13
摘要322)   HTML    PDF(pc) (637KB)(70)    收藏
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碳二前脱丙烷前加氢催化剂PEC-21在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270 kt·a-1装置上首次工业试验,工业试验期间催化剂表现出开工时间短和开工稳定性好的特点;1 600 h长周期运行期间,在一段反应器反应压力3.5 MPa和入口温度64.5 ℃工艺条件下,平均乙炔转化率55.7%,乙烯选择性94.8%,丙烯选择性97.8%,表明PEC-21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整体运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回收NMP-CS2混合溶剂萃取原煤基本性状研究
陈娟, 闫涛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78-81.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14
摘要279)   HTML    PDF(pc) (438KB)(67)    收藏
以平顶山煤和徐州煤为原料,利用回收NMP与CS2混合溶剂和反萃取剂将两种煤全组分分离成萃余煤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和轻质组分四大族组分,主要对比原煤及各族组分的真密度、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萃余煤组分真密度最大,分别为1.59和1.45,精煤组分与沥青质组分真密度低于原煤。轻质组分具有较多非共价键成键点,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水分含量最高,分别为6.09%和5.77%,而萃余煤组分水分含量最低,分别为0.96%和0.63%。沥青质组分接近无灰。挥发分含量以轻质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原煤>萃余煤组分顺序降低。C元素含量以精煤组分与沥青质组分相对较高,萃余煤组分C元素含量较两者偏低,分别为80.91%和80.65%。轻质组分中N、O和S元素含量较高,C元素含量最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容量法测量5A分子筛静态吸附CH4、CO和CO2的研究
吴丽威, 张静, 王长发, 宋涛
工业催化    2019, 27 (10): 82-84.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0.015
摘要325)   HTML    PDF(pc) (434KB)(73)    收藏
采用容量法分别测量CH4、CO和CO2在5A分子筛上的等温吸附曲线,探究吸附温度和吸附压力对CH4、CO和CO2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附量随着吸附压力的上升逐渐增大。设定吸附温度在30 ℃、50 ℃和70 ℃时,5A分子筛在30 ℃时对CH4吸附量最大,为13.60 cm3·g-1;对CO和CO2吸附量均在50 ℃时呈现最大值,分别为17.68 cm3·g-1 和94.38 cm3·g-1。而吸附温度70 ℃时,对3种气体的吸附量均减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功能性Fe3O4@S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唐文强, 高艳蓉, 何志鹏, 张翠亚
工业催化    2019, 27 (11): 1-6.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1.001
摘要350)   HTML    PDF(pc) (697KB)(178)    收藏
Fe3O4@SiO2是一种研究非常广泛的核壳纳米复合材料,为了拓展其应用范围,常采用化学键合、浸渍、沉积沉淀等方法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制备功能性Fe3O4@SiO2。综述功能性Fe3O4@S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在药物缓释、催化、吸附、以及传感等相关应用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近红外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张飞龙, 邵怡亮, 束敏, 何航党, 欧玉静
工业催化    2019, 27 (11): 7-11.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1.002
摘要342)   HTML    PDF(pc) (525KB)(111)    收藏
以掺杂、复合、光敏化方法改性TiO2等传统半导体光催化剂可制备新型光催化材料,拓宽催化剂光吸收范围,实现近红外光吸收。综述近红外光催化材料的改性策略,介绍离子掺杂上转化、碳量子点及介孔材料界面组装研究现状及进展,展望近红外光催化材料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FCC汽油降烯烃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张然, 李天舒, 张彦, 胡亚琼, 赵秦峰, 鞠雅娜, 葛少辉
工业催化    2019, 27 (11): 12-19.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1.003
摘要322)   HTML    PDF(pc) (761KB)(102)    收藏
针对国VI汽油标准大幅度降烯烃的需要及乙醇汽油对有机含氧化合物含量的严格要求,从分子炼油角度出发,按照烯烃碳数C4、C5~C6、C5~C8的顺序分别介绍并分析催化裂化(FCC)汽油降烯烃后处理技术,包括MTBE生产、烷基化、醚化、异构化/芳构化工艺发展状况、优缺点与应用局限。由于乙醇汽油的推广,MTBE生产技术与轻汽油醚化技术将面临停产的困境与改造的挑战,而烷基化、异构化/芳构化等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技术是更具潜力的FCC汽油降烯烃技术,将得到大力发展。此外,总结常用工业催化剂及其改性研究,并简述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提出汽油组分比例优化、MTBE装置改造等建议与展望,为FCC汽油降烯烃工艺技术路线选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含铂催化剂中铂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潘丽娟, 王昭文, 闫江梅, 谭小艳, 校大伟
工业催化    2019, 27 (11): 20-24.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1.004
摘要460)   HTML    PDF(pc) (549KB)(159)    收藏
含铂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环保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寿命等受铂含量的影响较大,准确测定催化剂中的铂含量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进步及检测设备的更新,铂的检测方法随之发展变化。综述适用于不同类型铂催化剂及铂含量范围的测定方法,包括化学法和仪器法,并对铂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Pt/Pt-Ce/γ-Al2O3催化氧化甲苯研究
梁文俊, 王昭艺, 任思达
工业催化    2019, 27 (11): 25-29.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1.005
摘要268)   HTML    PDF(pc) (666KB)(124)    收藏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单贵金属Pt/γ-Al2O3和双金属Pt-Ce/γ-Al2O3催化剂,考察Ce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确定催化剂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当Pt的负载量为质量分数0.5%时,Pt/γ-Al2O3催化活性最高;当Pt的负载量为质量分数0.2%,Ce的负载量为质量分数1.0%时,Pt-Ce/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Pt-Ce/γ-Al2O3催化剂的甲苯转化率高于Pt/γ-Al2O3催化剂。随着Pt负载量增大,催化剂孔容、孔径减小。粉体式催化剂性能优于整体式催化剂,但差别不大;Ce的添加有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改性铁酸锌催化剂的合成及其丁烯氧化脱氢活性
吴志杰, 吴宇辰, 窦涛
工业催化    2019, 27 (11): 30-36.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1.006
摘要308)   HTML    PDF(pc) (1285KB)(106)    收藏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铁酸锌催化剂,考察改性元素Mg、B、Zr、Ce、La对铁酸锌催化剂结构和丁烯氧化脱氢性能的影响。采用XRD、TEM和N2吸附-脱附对镧改性铁酸盐催化剂进行金属元素组成的优化研究,确认镧元素在催化剂中存在的形态和作用。结果表明,La改性铁酸锌催化剂晶粒粒径(20~50) n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主要活性组分是α-Fe2O3和ZnFe2O4催化剂的活性随着Fe含量的升高而升高,n(Fe):n (Zn):n (La)=4:1:1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温度380 ℃时,其TOF值2.1×10-3 molbutene·molsurface-Fe·s-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氧气压力对钴基催化剂催化苯乙烯环氧化的影响
贾赞蓉, 杜立永, 丁玉强
工业催化    2019, 27 (11): 37-43.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1.007
摘要300)   HTML    PDF(pc) (1240KB)(92)    收藏
采用浸渍法制备CoOx/SiO2、CoOx/Al2O3、CoOx/改性高岭土催化剂,在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评价催化剂活性,并考察氧气压力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采用XRD、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Ox/改性高岭土催化剂活性最高,且稳定性良好。氧气压力为(0.1~2.0) MPa时,随着氧气压力的增加,CoOx/改性高岭土和CoOx/Al2O3催化剂上,苯乙烯转化率提高,环氧苯乙烷选择性先增后降;CoOx/SiO2催化剂上,苯乙烯转化率提高,环氧苯乙烷选择性降低。适当增加氧气压力促进环氧苯乙烷的生成,但过高的氧气压力导致副产物的产生,氧气压力1.0 MPa最佳。每30 min向反应体系补充氧气至初始压力,苯乙烯转化率上升,环氧苯乙烷选择性小幅度下降。随着充压次数的增加,苯乙烯转化率增大,环氧苯乙烷选择性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不同形状催化剂对戊烯骨架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刘宗俨, 黄星亮, 董乐, 田洪锋, 彭文宇, 高玥, 代小平
工业催化    2019, 27 (11): 44-49.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9.11.008
摘要335)   HTML    PDF(pc) (1136KB)(100)    收藏
以实验室自制高硅铝比ZSM-35分子筛为原粉,采用挤条成型的方法制备直径分别为1.5 mm、3.5 mm,形状分别为圆柱形和三叶草的成型催化剂,通过颗粒强度测试仪、NH3-TPD、O2-TPO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随着直径的增大,催化剂强酸和弱酸的量减小,在同样直径下,三叶草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最强,堆密度相对较小,吸水率较高,酸性较强,抗积炭能力也较强,反应45 h后仍然具有较高的酸性。以工业醚后C5馏分为原料,研究不同形状催化剂的骨架异构化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圆柱形催化剂的初始转化率较高,但是催化剂失活速率较快。进入了稳定阶段之后,三叶草催化剂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转化率平均比圆柱形催化剂高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